他们在高丽占据的土地,朝廷自然是要均分的,但是朝廷也不会让他们吃亏,允许他们投资入股,在高丽境内的一些矿场、矿山、未来日本倭国的矿山占据一定的分红权。
甚至就是想要发展一些作坊产业,朝廷也是同意的。
这些高丽世家贵族们一盘算,固然会损失一些在高丽州县的土地,但可见的收益也是巨大的,加入中原,也意味着他们的家族子弟有机会参加中原的科举、吏员考试,当个乡下土财主,还是迎接可能的荣华富贵?
世家们迅速达成了统一的意见,金富轼还是不肯担负弑主的骂名,于是秘密将拓俊京从谷州接来,许诺了他一个都督府都督之职。
由于王楷当初一意孤行,与完颜宗磐的四次大战,折损了太多直属于王室的军队,新招募的高丽士兵要忍受军官的盘剥,士气极其低下,也不肯再为王楷卖命。
拓俊京此前可是先后担任过高丽的卫尉卿、兵马使、吏部尚书、检校司徒、参知政事、中书门下侍郎平章事等官职的,这意味着他在高丽军队和官场是颇有许多门生故吏的。
中原的一个实权都督府都督,基本上都要统领至少两个府的军队,虽然朝廷给的兵额普遍不多,但做到都督一职,就已经可以成为方面大军的统帅,领两万禁军也不在话下。
拓俊京觉得可以搏一搏,他的要求不高,若能让自己的家族成为谷州拓氏,也跻身高丽的诸多世家之一,他就心满意足了。
洪武十一年九月初,高丽的金氏、李氏、柳氏、尹氏等大族联合拓俊京,秘密说动了八千开京侍卫军,再加上各家族的私兵,一举控制了开京城,第二次将高丽国主王楷软禁了起来。
拓俊京是个狠人,他建议并亲自动手,以毒酒弑杀王楷,与金富轼等人扶持王楷的长子、刚满八岁的王昌为国主候选人,便向开封府派出了使者,以王昌的名义,请求内附中原。
平心而论,王楷并不算是个高丽庸主,他也并不是个嗜杀之主,只是有着少年心性,一直想要让高丽稍微有尊严地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