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就不是了,冯晔叫砌墙的师傅砌了一个大池子,一次性能腌制五六千斤那种。
不过呢,这问题解决起来不算是太难。
可以一边腌制一边晒,实在不行也可以分两批腌制。
真正麻烦的是用来晾晒的竹帘不够用,这就有点无解了。
稍微大一点的鱼还好,可以用线吊起来晾晒。
虽然多了一道工序,麻烦了点,但终归也能解决。
不过呢,小鱼就不可能这样干了,效率太低了,能累死个人。
他们推着板车赶到的时候,叶青灵、杜桂兰,还有凌婶正在商量着去哪几家借些竹帘来救个急。
买是肯定来不及了,欧篾匠家没有存货,还在赶制冯晔的那50个竹筐订单呢。
也只能是借了,而且要借的数量还不少。
竹帘这东西,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有,但一般都不会有太多。
一下子要借太多的话,还真的要好好地合计合计。
冯晔听了她们的商量的内容,并没有参与进去,让她们头疼好了。
他其实有快速处理这批杂鱼的办法,还用不到竹帘。
那就是制作鱼露。
但这东西吧,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小批量的制作一点家用还行,但要是做的多了,就不太美妙了。
鱼露的制作需要长时间的发酵,从几个月到数年。
而在发酵的过程中,缸内会产生一股刺鼻的臭味。
这是由于小鱼虾在盐水中分解产生的氨、硫化氢等气体所致。
这些气体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溢出缸外,散发出难以忍受的恶臭。
有些人甚至形容这种气味就像“尸水”。
鱼露很鲜美,冯晔挺喜欢这种调味料。
但是大批量制作这东西还是算了吧。
他可不想等新房子建好,生活在被恶臭包围的环境中。
因此,他脑海中刚浮现这个念头,就被他掐灭了。
冯晔没去管她们去谁家借,专注地从板车上把一筐筐货往下卸。
不过,他倒是有再去欧篾匠家里订一批竹帘的想法。
找别人借终究不是长久之策,还得是自己有才行。
等卸完他们推过来的一板车,冯家清和冯家凌也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冯晔一边卸货,一边把前几天和阿灿聊过,希望他俩下船帮忙送货的事情说了一遍。
冯家清和冯家凌听完后面面相觑了一下,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
阿灿补充道:“爹,三伯,我和晔哥商量过了,愿意给你们每月200块的工钱。”
说完,他又转向冯暄:“暄哥,你没意见吧?”
冯暄想都没想,就摇了一下头:“我当然没意见。”
一个是他爹,一个是阿灿爹,他能有什么意见。
“就算不给工钱,我们也愿意下船帮忙,不帮你们还能帮谁?但是……”
冯家清皱眉道,“如果我们不出海了,丰收号怎么办?”
“对啊,才干了几个月,就突然不干了,都不知道怎么跟萧昭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