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邙山

剑破诸天 大阡 1688 字 4个月前

不过论剑之后,姜斌的道术更加炉火纯青,名气也与日俱增,被道教崇虚寺坛主、中岳寺观主赵静通邀请做崇虚寺哥人,后来还做了副坛主。崇虚寺位于城南,是当时是管理北魏道士的总官署,同时负责每年正月初七、七月初七、十月十五等国家祭祀的仪式。崇虚寺满编90人,可见现在当朝对道教已经开始压抑。寺里设置坛主、道士和哥人。哥人也叫名誉道士或者奇人,也就是道法高深的隐士,协助坛主管理民间道教团体。

此间,姜斌开始结交达官贵人,比如清河王元怿、城阳王元徽、左将军元子攸舅舅李延寔李彧父子等人。那个时候,元徽为人还算正派,为官廉洁,很有政治抱负,无论在京城为官,还是在外任,口碑都挺好。李彧是李延实的长子,元子攸的姐夫,任侠好友,仗义疏财,经常结交江湖异士,姜斌就是他结交的侠士之一。

不想正光初始,北魏政坛大动荡,元乂勾结刘腾软禁胡太后,害死清河王。接着大赦天下,孝明帝邀请佛道两家论议,结果姜斌代表道教与昙谟最代表佛教在明帝面前辩论,被元乂陷害,幸亏道希菩提流支解围,才保住姜斌的性命。菩提流支之所以保护姜斌,除了佛门慈悲、不愿意佛道正面血光冲突外,还因为姜斌的一个表妹正在永宁寺出家为尼,就是孙云刚到洛阳见过的女尼觉空,因而姜斌和菩提流支不但认识,还算很熟悉。

事后不久,姜斌找到元徽和李彧,二人和元子攸关系都非常不错,便托元子攸与小皇帝说说情。元子攸与元诩是从小的玩伴,元诩称帝封元子攸武城县开国公,拜中书侍郎、城门校尉,迁散骑常侍,是与皇帝最亲近的人。元子攸抽个空与小皇帝一说,便撤回了敕令,让他回京。不过为了不让元乂注意,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元子攸通过李彧转告姜斌,不要公开在清通观和崇虚寺公开露面,不要以清通观住持的身份对外做法事。

这下可难为坏了姜斌,首先他的清通观为了保持香火不断,他已经请了他的师兄,江湖人称舌恶的张远游来主持,他师兄的道法比他还高深,他再回道观住持,也没有意义。其次,崇虚寺的副坛主身份因为是管理整个官方道教的敏感位置,他也不便再回去。

他正左右为难的时候,他师兄张远游给他介绍了洛阳北山的舜帝庙,让他来这里做住持栖身。舜帝庙,这一带远离市区,香火自然不如城里的道观,不过现在洛阳城更想一座佛国,百姓信佛和崇佛的风气太浓,反倒不如郊外自如。好在他原来就有名气,加上这几年的经营,洛阳城内,尤其周边的百姓过来供奉香火的香客络绎不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姜斌到舜帝庙栖身后,问过师兄,这所道观算哪个派别的,张远游只是告诉他,这里归五魔之一的中尸黄昌机,他的门派叫阴阳宫,是传说中的先秦兵家的余脉。姜斌被任命为阴阳宫一个堂主,上边有长老和教主。

在终南论剑的时候,因为同属魔榜,姜斌见过中尸。不过后来听说论剑之后,中魔找中侠僧稠的老师拔陀尊者辨理,结果便传说他回王屋山阴阳宫闭关,不久竟然神秘消失,十年未曾露面。姜斌对于中尸没有什么过多的印象,关于加入阴阳宫对他而言,也没有什么不可。反正都是老天师教派的余脉,算是游离在新天师国教之外的民间教派。只是这几年,他除了听从师兄的指令,按时缴纳道观的受益外,一直也没见过教派内的其他如堂主、长老,更别说是教主中尸本人。不过张远游告诉他,张远游也是阴阳宫的二长老,同时兼任一个堂的堂主。近几年阴阳宫发展的十分迅速,已经从王屋山发展到京城一带,京城的许多庙宇都已经归属了阴阳宫,而且教主已经突破武功到八重,明年的嵩山论剑,完全可以和五大门派分庭抗礼,这样振兴先秦的兵家道派,指日可待。

一晃几年过去,由于姜斌善于阴阳五行,炼丹斋醮,驱鬼纳福,周边的百姓和达官贵人,又都汇聚到他的道观之中,香火日益旺盛。其中总来他这里光顾的就有城阳王。城阳王和他早年就认识,后来对他资助丰厚,常常带王妃于氏在此居住一段时间,修仙辟谷,近日于氏就一直住在西边薄太后庙里。

今天城阳王过来就是一气之下,想出钱让他找个江湖杀手除掉郦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