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什么?赵括也能吹?那些人是搞什么名堂?”
李世民:“赵括?这真是让人万万没想到啊?等一下,朕怎么就想不到任何可以吹捧的点呢?”
朱元璋:“倒反天罡。”
诸葛亮:“纸上谈兵的赵括?我...他大概也就比马谡强一点吧。”
杨广:“赵括,要不要笑死朕啊!”
...
无数的了解历史的观众们都懵了,或者笑了。
...
【没错,网庙十哲第三哲,纸上谈兵--赵括!
赵括,一个在几千年历史里面都是毫无争议的军事上的反面人物,被后世许多名将用来告诫自己的子孙徒弟。
千万不要纸上谈兵!
但是,现在突然就冒出来一些人,想要给赵括洗白。
他们认为,赵括没有史书上说的那么废才。
原因就是前面说的那三点,
赵国必输,谁去都一样。
带着四十万大军坚持了一个多月没崩溃,难得。
史书上记载,白起说秦军伤亡过半。
说实话,最先搞出这种言论的人,他的心思是什么,就懒得去猜了。
但是,跟着瞎起哄的人,但凡多看点史书,多思考一下,就知道这个论点有多么的虚浮。
首先,简单说一下长平之战的概况。
就是秦赵两国打起来了,赵国的实力不如秦国,所以赵主将廉颇一直采用严防死守的策略。
秦国实力虽然强大,但是攻城总是比守城的伤亡要大,要艰难的。
再加上秦国是远道而来,后勤补给线很长,压力很大。
所以,秦国想要速战速决,于是就使出了反间计,在赵国宣传秦国人不怕廉颇,最怕赵括。
而赵国呢?
因为国力衰弱,因此即使是本土防守,也是经不起消耗,也想要改变这种局面。
于是,赵王出于自身消耗的考虑,加上中了秦国反间计,便启用了年轻的赵括担任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