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缝纫小组建起来

好嘛!这都是什么人呐!

眼看着李小嘴又要继续讲他的几十年裁缝心得,岑济赶紧插话:“李师傅,照你这么说,这裁缝学出来得多久?”

“有天分的,手脚灵活的,三五年应该是不成问题!”李小嘴伸出手来比了比,鲁求英照样是点头。

岑济却急了,三五年才能出师,到那时候外头小服装厂都要遍地开花了,跃进大队这草台班子拿什么去跟人竞争?

眼下是1981年,岑济知道1984年是个坎儿,1988年也是个坎儿,1992年又是个坎儿。

小主,

自己必须在八四年公社改制之前,把跃进大队的架子搭起来,这样才能吸纳那些从土地上剥离出来的劳动力。

“李师傅,咱们也不想着都跟你一样的手艺,能裁能剪,做出来衣裳就行!”

李小嘴听岑济这么说,当即放下了茶缸子,把脸一板:“那可不行,我可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你去打听打听,不说陵谷县了,就是江城那儿,都有我的徒弟,哪个不是顶呱呱的好裁缝?”

完了,两个人说不到一起去,一个还想的是坚持师徒相传,慢工出细活的手艺,一个想的是短、平、快打法的新式工业化生产。

手工制作好不好?岑济闭着眼睛都知道肯定好,那几十年后意呆利、发兰西不还炒作手工真皮缝制吗?

不说洋人了,就连中国人自己不还漫天打广告“小罐茶,大师作”吗?

但是这个年代,以及即将到来的几十年,主要矛盾是什么?

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光靠这一件件手工缝制,那跃进大队的社员们什么时候才能换上新衣裳?

“李师傅,你的手艺那是没的说,我来之前就听说了,刚好我也才订婚,就想着求你给帮帮忙,给做几身新衣裳呢!”

岑济二话不说,上来先是一顿马屁狂拍,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直夸的李小嘴牙花直嗦、鼻涕冒泡。

“那什么英格懒、得意志,我看你也去得,让他们瞧瞧咱中国裁缝的手艺,不比他们洋鬼子差!”

李小嘴一番话听下来,只觉得浑身舒畅,自己在上海滩的时候,洋人总是趾高气扬的,这听岑济一说,他们也是猪鼻子插大葱,装相呐!

说的也是,他们才发达多少年呐,咱中国几千年的家底,随便拿出点不比他们强?

“李师傅你看呐!你这手艺我觉得怎么也得找个百里挑一的好手才能学到两三分!”

“两三分少了、少了,七八成还是能学到的!”李小嘴接过岑济递来的云烟,笑着点燃后来了个顶真大回龙。

“对对对!七八成差不多,可是这人才难找啊!”岑济皱起眉头,假装叹了口气:“不说我们队里能找到,恐怕就在陵谷都不一定能找着!”

李小嘴挠了挠头,顺着岑济的话想下去,好像是这么回事,不由得点了点头。

看向案板上堆成一团的布料,心里也有几分懊恼,想当年自己用的是什么料子?不说外国的呢子绒布、蕾丝尼龙,就是国内的丝绸那都是随便裁剪。

自己做的也都是三粒扣、双排扣的西装外套,什么平驳领、戗驳领都是烂熟于心,传统的旗袍、西洋的花裙……

唉!眼下这些不说还能不能做,就算做了也没人穿呐,自己倒是愿意教,可是教了也没人愿意学呀!

“李师傅,你看这样行不行?”岑济见李小嘴眼神迷离起来,赶紧趁热打铁:“这学徒呢,就教些基本的东西,会打样、缝制就行!”

“要是有看得上眼的,就继续往深里教,手艺不过关的,全部退给我们,我们都要了!”

这时,一直在旁边不吭声的李小嘴老婆高桂莲清了清嗓子:“岑老师啊,你这话说的,我们家老李也是本分人,他这些年身体也不是多好,就靠着点手艺,日子还能过得去!”

“原本鲁支书请老李帮忙带带几个徒弟,我们夫妻俩都乐意,可听你这么一说,这徒弟带的还不少,我怕我家老李身体架不住啊!”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李小嘴也是眉头一抬,对啊!这一老一小今天来了就说带徒弟,多少钱都还没说呢!

自己虽说欠了鲁支书人情,总归是要还的,但自己一家子还得吃穿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