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宝眯起眼笑,“不是买的,我猜灯谜赢的,你拿着吧,我拿不了这么多。”
小姑娘仍是摇头。
蓉宝惋惜道:“你不要我等会儿也要扔了,这么好看的花灯,多可惜啊。”
小姑娘咬着嘴唇,想伸手接着,但又想起娘说的,不能白白拿别人的东西。
钱妙来几人站在不远处催促,“赵蓉,你快点,等会花灯都被别人猜走了。”
“等会等会。”蓉宝脆声回了一句,然后快声道:“不骗你吧,我们猜花灯可厉害了。”
她把右手的花灯往小姑娘身上一塞,转身就跑了。
钱妙来问道:“你猜对了几个?”
“两个,要不是嘉宝和李为先说的太快了,我能全部猜出来。”
嘉宝瞥了她一眼,要不是你嗓门太大了,你都要慢上一步。
街上灯火通明,让人一时分不出是天上的明月亮,还是人间灯火更亮。
小姑娘提着两盏灯,欣喜抬头。
汉子面露难色,街上这么多人,也不好大喊大叫,他只得让闺女拿着。
小姑娘分了一盏给弟弟,左手提着灯,右手牵着父亲,心里的欢喜就像天上的月色,照亮眼眸。
走出灯会,蓉宝几人都是满手花灯,样式繁多,兔子灯、方灯、圆灯、鱼灯、荷花灯、提瓜灯……也没有多精致,但钱妙来越看越喜欢,说要全拿回家挂着。
石头苦着脸点头,少爷,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蓉宝四处看了看,走向巷子口一个摊铺,问妇人有没有甜水。
酒铺只有二两粗酒,不卖茶水,但看蓉宝年纪小,沽酒妇人洗了个碗,舀了水给她,并不要钱。
蓉宝喝了水,跑到嘉宝身边,拿了盏花灯送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知两人怎么说的,妇人一开始还摇头,后来笑的嘴巴都合不拢,拿着花灯直竖大拇指。
嘉宝隐约听到一句,“真有本事嘞,以后是个女状元。”
不用想,又吹牛去了。
往回走的时候,路上还碰到了自家人。
蓉宝拉着连春儿的手,咬下一颗糖葫芦。
赵二郎从嘉宝那里拿了两个花灯,挥手赶人。
蓉宝虚眯着眼,“二哥,你不能有了媳妇就不要妹妹。”
赵二郎笑眯眯道:“那一块走。”
蓉宝和嘉宝立即就跑了。
赵二郎朝两人喊,“别到处乱走。”
蓉宝转身手搭在嘴边,“知道啦。”
连春儿晃着手里的灯,眯眼笑道:“眼看着人就大了。”
她嫁过来那会,赵家三个年纪最小的孩子,矮矮胖胖一小个,说话稚声稚气,惹人疼的紧。
赵二郎握住她的手,凑过去小声说,“那我们生个小的。”
连春儿抿着嘴咳了两声,脖子悄悄红了起来。
戌时两刻左右,人流开始往太源河移去。
赵老四和杨氏喝着茶水吃着点心,看着桥上的人直笑。
蓉宝背着手悄悄靠过来,冷不丁问,“爹,娘,你们在看什么?”
两人的魂都差点飘走了。
杨氏轻拍胸口。
赵老四拍着蓉宝,“过来了也不作声,吓死人了。”
蓉宝为自己辩解,“我叫了呀。”
赵老四还想再说几句,余光看到李为先和钱妙来,笑容一下子就灿烂起来,热情的招呼两人过来坐。
李为先和钱妙来跟两个长辈打了声招呼,就和蓉宝嘉宝又去放河灯了。
蓉宝挽起袖子,在灯上写了几个字。
钱妙来扯了扯石头,主仆二人齐齐鼓掌,大声说好。
摊主也是个读书人,闻声凑了过来,左瞧右瞧只看出了“勉强”二字,不过见蓉宝是个年纪尚小的小姑娘,也就没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要是换成年纪大一点的小郎君,他一定要好好“赏看”一番。
嘉宝默默用灯挡住脸,以前只有蓉宝一个人会让他觉得不太适应,现在多了一对,简直没话说。
钱妙来是真心觉得好,还找蓉宝帮忙写了几个字。
两人凑在一块嘀嘀咕咕,早把先前不开心的事抛到九霄云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