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世,即便还要投胎为马,也不要是战马了。
就做一匹普通的马,耕田、拉磨、运货都好,总归能多活些时日。
李重进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正所谓“慈不带兵”,武将不能有那么多慈悲之心,残酷的战场上,人都是消耗品,更何况是战马。
可眼下,他意识到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就是自从占据扬州、另立新主之后,自己的军力并没有得到显着提升,尤其是战马的来源,几乎全部中断。
倒不是因为买不到,李筠割据西北,李重进与之私交不错,买马这种事情,还是可以提供一些助力的。
只是,西凉战马运不过来。
这里有一个“环境适应”的问题,西凉战马采购之后,后周不是立即就发放给骑兵使用,而是先要运到延州(延安)去适应一段时间,再赶到陕州(三门峡)适应一段时间,这样,战马在运输的过程中,能够逐渐适应从西北到中原的气候、环境、水土。
南唐方面也是如此,李煜为什么那么在意鹰游山?除了这里是港口之外,还因为战马下了商船之后,一路慢慢去看,可以逐渐适应中原、两淮、到江南的环境。
契丹为何一年只交易两三次?也是这个原因,从草原运来的战马,需要先在幽云之地适应,然后赶到渤海国故地,再养一段时间,才能装船。
可以说,战马从采购到运输、到训练、到保养,是一个庞大的军事工程,单靠李重进这点力量,更不就无法支撑。
所以,当他安顿好之后,白重赞把扬州符太后发来的信呈上去,读完之后,李重进立即作出了决定。
南唐想要回淮南十四州,那是做梦!
不过,鹰游港口在后周手中掌控,倒是可以先交给李煜使用。
南唐与契丹的货物交易,对于后周顶级将领来说,根本就不是秘密。
别说南唐了,事实上,后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会向契丹购买战马,只不过不是主要来源罢了。
那个时代,还没有“贸易战”的概念,世家、豪强、地主阶级、商人集团,甚至宗教组织,他们在乱世当中更倾向于跨国贸易,大发国难财。
而且,朝廷还不能得罪他们,毕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实施计划经济,才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社会供应链,远远称不上完善。
“资本无国界”,商人只要有利可图,才不管那么多,大不了多塞点钱,只要允许经营,成本高、价格高,还不得不买!
李重进的回信内容,被韩通知道之后,他立即意识到大事不妙了,这个口子一开,后周对东部地盘(海州、沂州、泰州、(南)通州等)的控制力,逐渐就会减弱,远在汴梁的张永德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韩通犹豫了好久,写了一封密信,派人悄悄送往汴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