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单兵口粮

例如,一口锅煮出来的米饭,足够二十个人吃,一千人就要准备五十口锅,假如一口锅的米饭煮熟,需要二十分钟,那么,三千人要吃上饭,最理想的状态下,也需要一个小时。

记住,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顺利。

生火、埋锅、淘米需要时间。

吃饭得排队吧?排队领米饭,需要时间。

同理,吃饭也需要时间。

大军交替吃饭,中间就涉及到换防问题,一来一去,还是时间!

所以,从古至今的军队中,“火头军”都是必须设置的一个单位。

寒山寺且不论,光说横塘驿周边,就那么大点地方,几千人围在一起吃饭,简直就是喊着“来到我呀”的挑衅口号!

好,来了!

钱文宗没有想到的是,有时候,“亲眼所见”也未必是真的。

唐军确实在垒灶生火、埋锅造饭,到处是烟雾缭绕,可不是在做饭,而是在作秀。

马崇义手下的两千多人,早就设下了埋伏,除了梧桐山,梧桐泾到胥江的关键位置,也有伏兵。

那么,如何解决士兵的吃饭问题呢?

答案就是“老婆饼”!

药娘,你是我李煜的神啊!

在掌握碱水中和面粉发酵工艺之后,老婆饼烙好之后,就能保持一定的蓬松感,却又不会像馒头那样空隙过大,容易受潮。

每个唐军随身物品当中,都揣着肉干、咸菜、老婆饼,这些东西只需要提前准备好,行军过程中,火头军只需要提供热水就够了。

对,横塘驿几十口大锅,就是在不断烧热水,伏兵出发之前,各自装满葫芦。

咸菜、肉干、老婆饼的组合,算是南唐版“单兵口粮”的雏形,相比“南方十国”传统的行军饭食准备——即“粽子”,没有任何佐料,粽叶包米煮熟后,士兵分食——省去了烹饪环节。

所以,唐军不会挨饿,他们可以在伏击地点,从容地嚼着老婆饼,喝着热水,一边休息,一边等着吴越军队。

钱文宗想不到会这样,钱文奉也想不到,整个吴越军事系统中,最高明的将领也想不到。

因为,吴越的种植作物体系中,基本没有小麦!

感谢“衣冠南渡”吧,感谢北方饮食习惯吧,感谢李璟活着的时候,强令江西某些区域种植小麦吧!

【南方大规模种植小麦是“宋元时期”】

……

伏击过后,胥江之上,漂浮着大量中箭的尸体。

打仗就要死人,死人不会让钱文宗心惊胆战。

但是,唐军动用的武器,让钱文宗一瞬间就患上了ptsd综合症。

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让胥江上下,充满了火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