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兵力,主要是武勇军,其他杂牌军队加在一起,人不满五千,交给陈冠侯——他不是奏请,暂时恢复黑云都的名义吗——朕倒是认为,就算陈冠侯打到跟前,钱惟溍也未必强硬的起来。”
李煜是“地理决定论”的忠实拥趸,秀州(嘉兴府)这个地方,至少在五代十国时期,不是那么具有进攻性、侵略性。
至于原因,就是日子太容易过美了。
秀州旁边三江、东面靠海,享有“泽国秔稻”的美誉,同时,又占着“擅湖海鱼盐之利”的便宜,蚕桑、纺织、水稻、渔业、酿酒、水果……物产极为丰富。
更重要的是,秀州的位置,就介于苏州、杭州两个“大城市之间”。
打个比方,秀州是蒙古,苏州是俄罗斯,杭州是东大。
谁要干秀州,就指定得先经过杭州(由南向北)或苏州(由北向南),有了这样的保护机制,秀州在军事力量方面,一直很孱弱。
《吴郡志》记载:秀州罕习军旅,尤慕文儒,不忧冻馁,颇务农务。
刘政咨听了,也点头道:“陛下思虑缜密,只要解决掉孙承佑,再沿江驻守,东南方这一大块地盘,就能稳定了。”
李煜点头,又想起了刚才的话茬:“不过——倒难为林仁肇了,马崇义、卢绛等将领,一定心中不服气。”
刘政咨说道:“既如此,陛下还是下一道手谕,安抚众将。”
李煜想了想,一笑说道:“不必,派一个人去就行了,此人一到,众人自然也就明白了。”
刘政咨把随行之人,在脑子里挨个“排坐坐”,也没想到是谁,也不能刨根问底,于是岔开话题,说了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谈及长兴屠城,陛下担忧的,恐怕是苏州也重蹈覆辙吧。”
长兴,按照李煜的话,屠了也就屠了,可苏州不行啊,城池大、人口多,“铁火焚城”的行动代号都喊出来了,这要是真屠了……损失就太大了。
李煜笑容未退,说道:“无妨,朕派的这个人去了,苏州屠城危机,即刻解除。”
刘政咨更感兴趣了,这个人,到底谁啊!
禹万诚担忧地说:“陛下采取怀柔政策,只是,迁宫西府(杭州)的钱俶,未必不能意识到这一点。”
小主,
“所以,朕还要派出使节,以‘代天讨逆’的名义,去知会一声钱俶,至于效果如何……就只能看天意了。”
所谓“代天讨逆”,自然是代替大周天子郭宗训去讨伐吴越这个叛逆,罪名很好罗织,比如“勾结赵匡胤”。
说话时,目光无意间,真的是无意之间,掠过了张佖的身上。
张佖浑身一颤,仿佛是受到了什么召唤,当即出列、跪地行礼——
“陛下,出使杭州一事,臣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