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在齐太史简,在晋不要脸

新语新编 山重疑路 3046 字 1天前

互相拆台。”

司马绍又停了停,

见王隐依然无动于衷,

无可奈何的皱了皱眉,

继续说道,

“这样吧,

孤就做个和事的。

渡江以来,

江左名臣,

首推大将军和骠骑将军,

二位卿家就一位随侍大将军,

一位常从骠骑将军,

把两位江左名臣的功德事迹都写下来,

供天下人瞻仰,

文人墨客嘛,

不要在嘴上较量,

要赢也赢在纸上,

二位卿家说哪?”

虞茂又抢先一步,

说道,

“臣知道错了,

不该做意气之争,

其实大家都是为朝廷做事,

什么你的我的,

分那么细干什么哪?”

王隐这气不打一处来,

明明是对方抄袭了自己的文章,

还反过来诬陷自己抄袭,

怎么经他这么一说,

好似自己还理亏了哪?

这哪里是在齐太史简,

分明是在晋不要脸。

想不通的王隐迎着困难上,

说道,

“殿下,

臣想不通,

既然史家秉笔直书,

讲一个直字,

那么,

像虞茂这种不正不直之人,

怎么也配修史着书?”

司马绍被臊了一脸,

也总算是知道,

为什么王隐这个有理的,

总也讨不到一个公平,

这……

这未免也太直了些,

愣往人肺管子上扎。

好在旁边还是有懂事的人,

孙璠一看,

恰是自己表现的时候,

赶紧说道,

“王佐郎,

你这就不懂了,

使功不如使过。

殿下心胸宽广,

连我这样的罪人之子,

都能择而用之。

何况一时的意气之争,

王佐郎,

这当官和修史可不一样,

不但要直,

还有直得有水平,

这其中的道理,

我想你在骠骑将军身边,

多待些时日就清楚了。”

孙璠出面平了王隐的追问,

王隐还是不服气,

再想问时,

望着天边的王羲之开了口,

说道,

“殿下这个算计不错,

又给王家安了两个眼线,

王家还说不出什么来,

只能上表谢恩。”

司马绍见王羲之终于说话了,

笑容才浮现出来,

说道,

“阿羲,

你不要多想,

什么眼线不眼线的?

我这是告诉那些心里有鬼的人,

别打算离间君臣,

父皇对王家的信任还是依旧,

内事问骠骑,

外事属大将军。”

戴渊、刘隗听到这针对性很尖的话,

相互看了一眼,

各自心想,

得,这马屁又拍马腿上了,

又被蹬了一记窝心脚。

王羲之也笑了笑,

没说赞同也没有反对,

直接绕开了话题,

回到了案子上,

问道,

“现在真凶已经浮出水面,

殿下打算怎么结这个案子?”

司马绍又装起了糊涂,

说道,

“案子?

什么案子,

你是说,

戴尚书带兵冲击归命侯府?

这事情,

我看是个误会,

我想,

归命侯不会介意吧?

不如大事化小,

戴尚书给归命侯当面道歉,

如何?”

孙璠连忙摆了摆手,

说道,

“殿下,

这事不能怪戴尚书,

是臣平日里不修德业,

要不是臣起了报复之心,

将九个姐妹都嫁给徐馥,

也不会惹出后面这些乱子来,

臣无心之中给戴尚书添了这么多的麻烦,

要道歉也该是臣道歉才对。”

司马绍点了点头,

看孙璠的眼光也柔和了许多,

说道,

“那,

既然归命侯知道自己的错误了,

那就闭门思过,

多读一读圣贤书,

消磨一下心中戾气,

其实哪,

都是自家兄弟姐妹,

哪有那么深的仇恨,

将来逢年过节,

给她们多上些祭品也就是了。”

听到这话,

红衣女使劲往刘隗身后藏,

却被刘隗一手拽出来,

拎到八女身边。

红衣女再也不忍了,

说道,

“既然不让我们活,

那就都别活了,

沈陵,

要不是你给了东宫的布防图,

我们怎么可能悄无声息的进入东宫?

现在你想躲过去,

门也没有。

还有你,

周札,

你又装什么好人?

毒哑贺太傅的毒药,

迷倒薛少傅一家的迷药,

哪一个不是你的?

就连发现了你秘密的,

两个亲侄子,

也是你逼着一个杀死另一个,

小主,

然后再逼着那个活下来的,

写了认罪书,

悬梁自尽,

这些事情,

我们可是都可以作证的。”

周札和沈陵还没辩解什么,

怂了一整天的孙璠,

走上前来,

两个耳光将红衣女子打翻在地,

还不解气的踩了两脚,

说道,

“贱货,

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