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娘子更实在,掀了点衣角看里头。
“哎幼,还缝里衬了,难怪摸着厚实,这里头夹棉了?怎么摸着不太对?”
闫玉老老实实道:“家里棉花不够,鸡毛鸭毛揉得细碎添里头的。”
崔娘子的脑筋开动起来。
“鸡毛鸭毛?单用估计不行,缝在里头加一层,倒是比不加强,还比棉花便宜。”
康老婆子也一眼一眼看,他们一家子都是南人,几个孙子孙女身子单薄,眼看着今年是个冷冬,保暖就是他们家的头等大事。
和戚家有了做亲的意思,戚家老姐姐很是关照,经常借着各种由头,让戚五往家里送木炭。
人,原本她没看上。
戚家的小子,太高壮了些。
反观她家大孙女……
可康老爷子坚持,大孙女眼瞧着也是乐意的,那戚五又是越看越本分的好孩子。
康老婆子心里就愿意了。
也更愿意在外面走动,不光是能在村里赚些米粮吃食,也想多和村里各家亲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家中小辈也是如此。
小安村要建学堂,已经说好了,让康老爷子去教书。
自家这几个小的也能去。
她想给几个小的做身棉衣,奈何棉花和布都不便宜,眼看着下了好几场雪,她的钱还是没攒够,急的不行,前阵子闫家小二从凤鸣带回羊皮衣,她就挺上心,想着村里头要是有人再去凤鸣,就让人给捎带回来两件,她都瞧了,那羊毛衣大,拿回来她改一改,差不多能改出几个小的来,可还不等村里人再张罗外出,闫家小二就和戚家的老四从山那头牵回了牛,还有羊。
大孙女昨日说,那两头羊的羊皮叫戚家老四得了,戚家正找人熟皮子,说处理好了就叫戚五给送来……
老头子愁得一夜没睡好,不为别的,他们原本藏在身上的银钱在采石场花的差不多了,戚家还没正式下聘,大孙女还算不得戚家的人,贸贸然拿人家的皮子,他们脸上臊得慌。
亲家之间,也讲究个礼尚往来,不好让男方看轻。
康老婆子看了一阵,就去找自家老头子。
康老爷子最近都在罗家这边。
小安村要建学堂,不是一拍脑门就能盖,得先量地,再画图,算算用多少料。
康老爷子有这方面的经验,就被罗村长请来商量这学堂到底盖成啥样。
他自然是兢兢业业,一丝不敢马虎,不但亲自跟着量地,还画了好几版图样。
最近这几日,小安村被牛羊搅合的无心他事。
康老爷子也闲下来,但他还是照样早早就过来。
想着再改改图,精益求精。
康老婆子小心翼翼的熘着边,找到人。
盯着自家老头子看了一会,细声道:“那闫家小二今日穿了一件羊毛衣,又暖和又好看,戚家要是来送羊皮,我想留下。”
她顿了顿,声音又低了几分:“给戚五做一件,给咱孙女做一件。”
这就是康老婆子想到的法子。
他们没什么可回的,只有做成冬衣,再送回去。
几个小的可以再等等,可大孙女真的等不得了。
总不好戚家来送聘,她家孙女连件像样的大衣服都没有。
康老爷子握着炭笔的手紧了紧。
老妻之意他已知晓。
“你莫急,我来想办法。”
……
村里人正一个挨一个排着队,和小二报名。
来的人太多,闫玉也只好先将人名都记下,等记完以后再看哪个不合适,用不用去掉。
她这边记着名字,罗村长带着村里数数学的好的几个孩子数方草。
又上戚家去看各家的推车改的怎么样。
闫玉这边字都快写飞了,好容易将来人的名字都写完。
看着满满三张纸发呆。
“小二记完啦?打发人给你爹送去吧。”胡大爷催促道。
宋老头也凑过来。
“够不够人?不够咱几个老家伙凑个数,你宋爷爷身板也行,硬实的很,旁的干不了,帮你们看看东西,牵着点牛羊这都能干。”
“人,有点多。”闫玉说道。
“多了好,那是不缺人了?”宋老头还挺遗憾。
闫玉琢磨了一下,人多也不是坏事。
昨天给童子军开会都说明白了,孩子们倒是听话,没有过来,今天全是各家的青壮,还有几位娘子来报名,她也记下了。
那几家她知道,老的老,小的小,家里的壮丁不是走失就是不在了。
天好的时候,这几位娘子往山里跑的最勤,天冷以后也是拾柴,在村里帮工,没有一日闲着。
上回北戎进村,她娘守着一塔,箭惊四座,拿到不少赏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