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帝看得出神,慢慢合上双眼,他知道太子已经接替自己监国,这时候没必要叫他。
因为老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太重,所以不需要为无益于国朝的事情分神。
随着眼皮子逐渐闭合。
承乾帝好像还听到了耳边传来的呼喊声,越来越小,直至鸦雀无声……
……
十年前的丧钟再一次敲响。
宣告着大明第九位帝王离开人世。
太子朱权垚终究是没能见到他父皇最后一面。
这位在皇祖口中平庸,可是在位十年兢兢业业的帝王。
朱权垚要替父皇争取来一个好的帝号。
等到处理完承乾帝的后事。
在关于承乾帝的帝号选择上,百官们显得比较为难。
毕竟——
他们已经习惯了“青帝”和“工帝”这两位,往皇位上一坐就熬走了几代人的类型。
可是承乾帝在位时间不长。
而且,他大致上延续了工帝的官职人选。
所以在场的朝臣里,有不少人也参与过对“工帝”谥号的选取。
平心而论。
承乾帝作为皇帝,他干得绝对是不差的。
尤其是前面还有工帝这样一个放在青史里都绝无仅有的人物,他能够承接工帝留下来的发展势头,当得上一句“天启遗风”。
这理应得到一个好的评价。
唯一的缺憾在于。
因为前面的青帝和工帝,二人身上的烙印过于明显。
承乾帝的光辉必然会被他的父祖遮掩。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朝臣们在选择好的“名号”上达成了一致,最终取了一个“仁”字。
承乾帝是为仁帝。
朱权垚则在这个基础上,打算将他曾祖,祖父以及父皇,三代帝王在位的百年时间合在一起,推出一个所谓“青仁盛世”。
这算是极力帮助他父皇扬名。
至于被夹在中间的皇祖。
他作为“工业时代”的开创者,那本身已经是独一档的存在了。
……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
朱权垚登基,年号地元。
这是与他皇祖父的“天启”二字相对,意在延续前人留下来的“工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