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李信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撤回了秦国。
咸阳宫的大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嬴政坐在王座之上,脸色阴沉,目光深邃而复杂。
李信跪在殿下,头深深地低着,满心愧疚与自责。
嬴政沉默良久,终于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李信,此次攻楚之败,你可知错?”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
李信咬了咬嘴唇,声音略带哽咽:“大王,臣罪不可赦,未能完成使命,致使秦军受损。”
嬴政微微眯起双眼,脑海中快速闪过楚国广袤的疆土和复杂的局势。他长叹一口气:“李信,寡人深知楚国地大物博,攻之不易。你之失败,虽有轻敌冒进之过,但亦竭尽全力。”
李信闻言,眼中泛起一丝泪光,没想到大王竟能如此理解自己。
嬴政站起身来,走下王座,来到李信身前,伸手扶起他:“此次失败,当为教训。日后还有机会为秦国建功立业,重振军威。”
李信:“大王宽宏,臣必当铭记此次教训,苦练兵法,以待来日为大王破楚!”
小主,
嬴政拍了拍李信的肩膀,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望向远方,心中的统一大业之火燃烧得更加旺盛。
元前 224 年,王翦面对强大的楚国,王翦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战略眼光。他深知楚国的强大,坚持要以六十万大军出征。比前面李信出征楚国增加三倍兵力。
王翦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还深谙为臣之道。他懂得在功高震主之时,通过自污等方式消除秦王的猜忌,得以善终。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出征楚国。楚国也倾全国之力,集结大军抵御秦军。
王翦不与楚军正面交锋。他下令秦军在楚地安营扎寨,坚守不出。士兵们每日休养生息,进行操练。
项燕多次挑战,秦军皆不应战。时间一长,楚军的士气逐渐低落,粮草供应也出现了问题。
而在秦军这边,王翦却在暗中观察着楚军的一举一动,等待着最佳的战机。
终于,项燕决定率军东归。王翦看准时机,下令秦军全线出击。六十万秦军如猛虎下山,向楚军扑去。王翦趁机追击,最终楚军溃败,项燕兵败自杀。
公元前 223 年,王翦率领的秦军乘胜追击,攻入楚国都城郢都,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至此灭亡。
项燕的英勇抵抗虽未能改变楚国被灭的结局,但他的事迹彰显了他对楚国的忠诚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在楚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后人项羽在秦末起义中,也继承了他的英勇和反抗精神。
在这场秦楚之战中,秦国的王翦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智慧和沉稳的指挥才能。他不急于求成,以逸待劳,最终一举击败楚军。而楚国的项燕,虽竭尽全力,但无奈楚国的综合国力与秦国相差悬殊,最终难挽败局。
此时的嬴政,三十七岁,他站在咸阳宫的高处,望着南方,秦国的统一大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嬴政高坐于骏马之上,踏入这片陌生而又熟悉的土地,这只是征服的开端,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片桀骜不驯的土地纳入大秦的版图。
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各国的残余势力如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伺机而动。而楚国的贵族们,虽已失去了昔日的荣光,却不甘心就此沉沦,他们在暗中谋划,妄图恢复往日的权势。
嬴政决定以铁血手腕与怀柔政策并行。面对楚国贵族的反抗,他毫不留情。一场盛大的宴会在楚宫举行,嬴政高坐主位,目光扫过台下的楚国贵族。
“诸位,楚国已亡,天下归一乃大势所趋。若尔等诚心归顺,朕自当既往不咎,许以荣华富贵。若心怀不轨,休怪朕无情!”嬴政的声音如洪钟,在宫殿中回荡。
台下的贵族们面色各异,有的惶恐,有的愤怒,有的则在暗中盘算。
嬴政深知,仅靠威慑不足以让他们彻底臣服。于是,他巧妙地利用权力的制衡,拉拢一部分贵族,打压另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