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罗贯中与他的三国演义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1782 字 2个月前

孙权以建业为基,紧盯荆州的战略与经济价值。运用外交权谋,时而联刘抗曹,时而谋取荆州,吕蒙白衣渡江得逞。

三方为资源和城市用尽权谋,彼此制衡。曹操虽强,却难破孙刘联盟;刘备仁德,却受困实力;孙权善谋,却根基尚浅。正因如此,各方在权谋较量中难以彻底压倒对方,终致三国无法统一。

罗贯中在创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精心构思每一个人物和情节。他将历史事实与文学想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部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文学的魅力。

《三国演义》约 64 万字。它的问世,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百姓们争相传阅,对书中的英雄人物津津乐道。这部作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好奇,更激发了人们对正义、忠诚和智慧的向往。

在后世,《三国演义》被无数次地印刷和传播。它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如戏曲、电影、电视剧等,深受人们喜爱。书中的谋略智慧,如三十六计,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同时,它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其情节大致可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作者在叙事中加以褒贬,传达了崇尚明君、仁政的理想化政治世界,谴责残忍、诡诈、制造乱世的昏君、奸臣等价值观念。

将零散片段串联成清晰的叙事线,单个故事内因果逻辑缜密,各故事之间脉络分明。其语言采用浅显、明快、素雅的文言文,重叙述而轻描写,重共性而轻个性。

《三国演义》现存明清刻本超过100种,原作最初以抄本形式流传,至明中叶分化为演义系统和志传系统。其中,志传系统的祖本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更接近原作的本来面貌。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加工、点评的版本刊行后风靡图书市场,成为事实上的定本、通行本,当今大众接触的通行版本多为去掉毛氏点评、保留其改动的“毛改本”。

史料记载阶段:隋代之前,有关三国人物及其事迹的记载主要见于诸多史书,如西晋陈寿所着的《三国志》以及南朝宋裴松之作注的《三国志注》,其他野史杂记也有相关记载。

民间传说阶段:从隋朝开始,三国故事流传于民间,其形式分为说话系统和戏曲系统。宋代说话将三国故事作为“讲史”的重要题材之一。

元代民间说话中讲说三国故事更为普遍,现存的《全相三国志平话》是古代民间说话中三国故事的集大成之作。

三国故事也逐渐浸透到民间戏曲创作中,至少在隋代就已被搬演于戏曲之中,元杂剧中的三国戏普遍宣扬“汉家刘姓”为正统。

文人加工创造阶段:元末明初,罗贯中以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为依据,参照大量民间传说、话本和戏曲,并结合自身丰富的生活斗争经验,融会贯通,创编了情节丰富、结构严谨、规模宏大的章回小说,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