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康熙王朝——文治与九子夺嫡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2627 字 2个月前

大阿哥胤禔,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在高墙内度过了漫长的 27 个春秋,最终 63 遂逝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阿哥胤祉是康熙第三子。他自幼聪慧好学,喜爱读书,书法、骑射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备受康熙喜爱。

康熙三十七年胤祉被封诚郡王,后因在敏妃丧期内剃头被降为贝勒。此后,他仍多次随康熙出塞,并在学术上展现出才华,奉康熙之命召集大儒编纂了《律历渊源》与《古今图书集成》等书籍。

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因揭发大阿哥胤禔魇镇太子一事,且与太子胤礽关系素来和睦,在太子复立的同时,胤祉被晋封为和硕诚亲王。

雍正即位后,将胤祉改名为允祉,并以他与废太子向来亲睦为由,将其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守陵。胤祉私下发牢骚,又对怡亲王胤祥之死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知道后,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最终,胤祉于雍正十年病逝于景山禁所。

八阿哥胤禩在清朝康熙年间是一位极具影响力且充满争议的人物。

胤禩出生于康熙二十年(1681 年),生母为良妃卫氏。因生母出身低微,他自幼被交由大阿哥胤禔之母、惠妃那拉氏抚养。胤禩自幼聪慧,善于与人交往,主张仁义,礼贤下士。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年仅十八岁的胤禩与胤禛、胤祺、胤佑三位皇兄一同受封为贝勒,足见康熙对他的早期青睐。

随着时间的推移,胤禩对储位的觊觎之心愈发明显。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太子胤礽被废,胤禩开始积极谋取储君之位。

他广结人缘,逐步形成自己的势力。胤禩结党主要通过礼贤下士的方式,对大臣们礼遇有加,赢得他们的支持。佟国维、马齐等人都曾站在胤禩一边。

胤禩在处理政务时,也常常与这些大臣商议,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政治团体。

胤禩的这些举动引起了康熙的警惕。康熙作为皇帝,希望继承人是由自己慎重挑选,而不是被大臣们左右推举出来的人。

胤禩在康熙令诸王公大臣举荐皇子为储君时,获得了众多大臣的支持,这让康熙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胤禩表现得过于急切和露骨,让康熙觉得他的野心过大,难以驾驭。

在处理一些事务上,胤禩急于表现自己,不顾康熙的感受,擅自做主,这进一步加深了康熙的不满。

于是,康熙对胤禩进行严厉斥责,并革去其贝勒之位,降为闲散宗室。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胤礽再次被废,胤禩又试图争取储位。但在“毙鹰事件”中,胤禩送给康熙的老鹰是奄奄一息的状态,这被康熙视为大不敬,彻底触怒了康熙,康熙断绝了与他的父子之恩,并将其拘禁。

雍正继位后,为稳定人心,先将胤禩进封为和硕廉亲王,让他总理事务,授理藩院尚书,又命其办理工部事务。

但胤禩及其嫡福晋乌雅氏并不领情,处处令雍正难堪。雍正站稳脚跟后开始反击,对胤禩及其党羽进行打压。

雍正四年(1726 年),胤禩被削去王爵,圈禁,并被改名为“阿其那”。被囚禁时的胤禩,心中充满了愤懑与无奈。他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身陷囹圄,在狭小的空间里,回忆着过去的辉煌与失落。

胤禩的妻子嫡福晋郭络罗氏在胤禩失势后,也一同陷入困境。她的家族受到牵连,地位一落千丈。胤禩的儿子们有的被圈禁,失去了自由,前途尽毁;有的被流放,生活艰苦,命运多舛。

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乾隆帝下旨复胤禩原名,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算是对他的一种身后平反。

九阿哥胤禟,被称为“毒舌老九”主要表现在言辞尖酸刻薄,常不留情面地攻击他人,且行为上有时阴险狠辣。雍正登基后被改名为允禟,1723 年奉命赴西宁驻扎,1725 年被革爵,1726 年削除宗籍,同年八月,定罪状二十八条,送往保定,加以械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狱中被折磨而死,也有传说是被毒死,享年四十三岁。乾隆间恢复原名、宗籍。

十阿哥胤?,雍正即位后,于 1724 年被圈禁革爵。乾隆二年(1737 年)被释放,授辅国公品级,乾隆六年(1741 年)病死,年五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