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龙出东海

风云1200 竹明昭曦 1419 字 1个月前

“不知道这次皇帝陛下能不能打败金国。”

小主,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消息很快传到了一些布商的耳朵里。

城里布商前一阵子还在庆祝。

平江府被国公爷军管后,所有岁布的单子都落到了两浙路,他们为了抢单子,抵押房产,扩大生产。

说到岁布政策,是宋廷向其他国家或民族提供的布匹,以换取相应的物资和财富。

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宋廷的财政收入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同时也促进了宋廷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从纺织业方面,江浙地区的丝织业是最发达的,两浙路也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

临安设立了官方的织锦院,为其提供了数百台织布机,工匠人数也达到了上千人。

这就使得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以棉布为主要的布料。

这个时期的棉花已经开始种植,梁峰在两广、福建、琼州、流求都开始种植,为北伐和西征做准备。

但在宋廷内非常少,而且极其珍贵,是作为奢侈品传入内地的,也只有勋贵之家才得以一见,且只能将它用于寝具使用。

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棉被、棉袄是什么存在,衣物的主流材质就是丝绸、皮草,甚至是麻。

青龙帮控制着大部分棉花运往登州基地,使得流入市面的货品数量及其有限,造成临安的棉花更加紧俏,很多布商倾家荡产纺布囤积,等待宋廷每年年初采购时大赚一笔。

棉花在广南东路、广南西路、福建路,流求种植规模已经初步形成。

下个阶段将会扩展到长江流域,河东路、河北路。

这些地区基本都在梁峰的控制中,只有少量胡商把棉花贩到临安、明州(宁波)这样城市的官绅采办手里。

赵明亮已经在琼州和雷州半岛大面积种植,而且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棉织品种类也较多,只是因为内需缺口巨大,没有出口。

听到街头巷尾的这些议论,布商们开始慌了。

真要是不打仗了,或是金国被干倒了,自己手里的布匹和丝绸可就彻底完蛋了。

更要命的是,市面上的布匹丝绸价格闻到风声开始下跌。

由于时局的不确定性和百姓对布匹丝绸的热度不高,造成了其价格持续下跌。

市场规则向来都是买涨不买跌,随着布匹、丝绸价格的下降,大批的商贾都爆雷了。

一片哀鸿遍野,短短一周,布商们纷纷抛售手中的布匹和丝绸以兑换金银,价格一度降到了谷底,只有正常价格的三成。

陈亮果断出手直接抄底,狠狠割了一波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