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再婚

回家上班 作家林特特 1224 字 3个月前

9月13日下午,老年大学开学。

陈抗美握着卫秀梅的手,下了公交车,临近老年大学的校门处,卫秀梅挣脱着松开。

潞城老年大学的校址,挨着三国时期某大将的墓,潞城人的浪漫表现在每年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会有热心市民给大将献花。

陈抗美路过大将墓园,对卫秀梅吟起曹操的诗句,“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三国!那可真是群雄并起,引无数风流人物竞折腰的时代!”

卫秀梅吃这一套,虽然听不懂,但情不自禁,将手又送进陈抗美的胳膊肘中,她看陈抗美的目光带着些崇拜,在她眼里,陈抗美头发花白,眼神迷离,最近营养不错,面色越发红润,可用“风度翩翩”形容。

陈抗美和卫秀梅的真实关系,早逾越了同学、朋友。陈晴起初请卫秀梅照顾陈抗美,答应付费,卫秀梅收了三个月工资后,不记得哪个夜晚,“忘了”回家,之后,隔三差五地忘,这一周,除了周末回家给外孙、闺女蒸包子,包饺子忙活了两天,剩下五天,全在陈抗美那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真有些热恋的感觉呢!”陈抗美不会发文字消息,只会语音,他的这句话,卫秀梅按了外放,被小外孙听见,卫秀梅圆圆扁扁的脸瞬间如熟透的柿子,她连忙往外孙嘴里塞了颗糖,又给了他五块钱零花钱,制止他向闺女通风报信。

在这座古城,单身老人之间的情感,时髦、现代、精明的儿女们普遍态度是“顾不上”“随便你”“别来烦我”“怎么都好说,如果结婚,另当别论”“可以同居,不可领证”。

在陈抗美和卫秀梅质的飞跃陈抗美将工资卡交给卫秀梅。第二天,恰逢陈晴付卫秀梅工资,卫秀梅推回装钱的信封,“孩子,别跟我客气了。”

陈晴在其他事情上愚钝,在男女之事上向来无师自通,她的直觉比别人理智分析过的还要敏锐、结论准确,她捏着信封,瞄一眼在一旁抖着字纸,数着献给亡妻陆援朝悼念诗是九十还是九十一首的陈抗美,陈抗美正哼一首网络神曲,歌词如下,“小妹妹送我的郎啊,送到了大门东啊”,显然心情不错,陈晴追到厨房,卫秀梅揭开锅盖,探一把汤勺进锅,舀一勺香喷喷、漂着黄油花的鸡汤入碗,她再用小勺尝咸淡,放下勺子,她无心唱出的歌,歌词和陈抗美的对上了,“偏赶上这个老天爷,下雨又刮风啊 !”

他俩有事!

但凡站在男方立场,人不免有大婆心态。陈晴第一反应,喜,省钱了,卫阿姨不用再付工资;第二反应,悲,没妈之后,果然面临没爸,爸是要跟别的女人走了;第三反应,反正咱家是男的,不会吃亏。

她站在客厅,表情和心情来回切换好几回,把信封塞回包里,在三居室转悠了一圈,寻找蛛丝马迹,她对孙大力都没如此尽心过,她举着在陈抗美枕头上发现的卷曲白发仔细辨别,确认是卫秀梅的,拍照留念,发给陈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