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崔烈毕竟是久历官场、久经沙场之人,其养气功夫着实深厚。
仅仅啸了两嗓子,他便迅速回过神来,仿若被一盆冷水兜头浇下,瞬间清醒理智。
他轻咳一声,挺直腰杆,清了清嗓子,当即开始宣读册封诏令:“奉国家之命,升原平难中郎将张燕为平难将军,得令之日起,出兵讨伐叛逆韩馥,以扫平冀州百姓之苦难,还大汉百姓于安定!”
崔烈此行因是绕道远行,肩负特殊且艰巨的使命,天子刘辩为保其顺利招安并妥善应对途中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的状况,故而特授予他诸多便宜行事的无上权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亦正是他在幽州能许给公孙瓒将军和三个刺史,现在又能够在这黑山军大营之中,堂而皇之地大肆封官,掌控局面的根本缘由所在。
张燕得令之后,行动果决,雷厉风行,尽显其黑山军首领的风范与气魄。
当日便迅速聚起骑兵四五千之众,场面好不壮观。
战马嘶鸣,蹄声如雷,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张燕一马当先,带着杜长率领着这支铁骑劲旅,如离弦之箭般先杀奔赵国而去。
而此时,孙轻所率领步卒们尚在紧张地集结之中,而王当粮草的筹集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整个黑山军大营一片忙碌喧嚣,人喊马嘶,仿佛一台巨大的战争机器正在高速运转,为即将到来的征伐全力筹备。
其中有个大汉声音好似雷公一般......
崔烈站在营地之中,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一片忙碌景象。
他心中明晰,黑山军的家眷乃是稳定军心的关键所在。
于是,他身着一袭质地精良、绣纹精致的华服,进入家眷们聚居的营地区域。
营地之中,妇孺老幼们或坐或立,姿态各异。
他们的眼神中交织着不安、惶恐与好奇,犹如一群迷失方向的羔羊,在这乱世的漩涡中寻求着一丝慰藉与希望。
崔烈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微笑,笑容仿若春日暖阳,能驱散些许阴霾。
他目光徐徐扫过众人,继而以温和且舒缓的语调开口说道:“诸位且莫要惊慌失措,我乃是朝廷的上公太傅崔烈。
如今黑山军顺应这浩浩荡荡之大势,已然归降大汉天子,此乃极为明智之举。
其目的,亦是为了诸位日后能够享有安稳太平的生活。”
一位头发花白、身形颤巍巍的老妇人,拄着一根简易的拐杖,缓缓地走上前来。
她的声音因年老而略显沙哑,且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颤抖:“崔公,俺们皆是些普普通通的百姓,心中所求不过是自家男人能够平安无事。
如今这归降之后,真的能够太平度日吗?”
崔烈见状,赶忙快步上前,轻轻扶住老妇人的胳膊,眼神中满是关切与耐心,和声说道:“但请放心,朝廷之宗旨在于平定四方战乱,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黑山军将士们如今投身朝廷效力,功成名就之日已然近在咫尺。
朝廷定会以仁慈宽厚之心善待他们。”
在一旁,有几个孩童如受惊的小鹿般,躲在母亲身后,仅露出一双双充满好奇与畏惧的眼睛,偷偷地窥视着崔烈。
崔烈瞧见这般情景,嘴角微微上扬,他挥了挥手,公孙续等人上前。
一个个缓缓蹲下身子,掏出几把制作精美、栩栩如生的小糖人儿,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轻声招呼道:“来,小弟弟,莫要害怕。”
孩子们终究经不住这甜蜜的诱惑,先是相互对视一眼,随后慢慢地挪了出来,小手犹犹豫豫地伸向前方,小心翼翼地接过糖人儿。
刹那间,他们那纯真无邪的小脸上绽放出了如春花般灿烂的笑容,清脆的笑声在营地中回荡开来,为这略显沉闷压抑的氛围增添了一抹亮色。
此时,一位面容姣好却红着眼眶的年轻小娘,咬着嘴唇问道:“大人,俺男人跟随张将军征战沙场多年,他若是出征遭遇个什么闪失,俺们可该如何是好?”
崔烈闻听此言,缓缓站起身来,神色凝重而庄严,仿若在进行一场神圣的宣誓:“朝廷定会竭尽全力保障将士们的安全。
我们拥有制作精良的军备器械,亦有勇谋双全、经验丰富的将领指挥作战。
况且,一旦战事平定,将士们荣归故里,你们便能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朝廷亦不会亏待功臣,定会给予丰厚的赏赐与抚恤,使你们生活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