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乱山东事有不谐

而在此之前,这一政策是不针对老百姓的,只是说为了区分敌我,让当兵的剃发,现在倒好,完全是一视同仁了。

实际上从这个时候开始,满清贵族里就恶狠狠地流传出来一句话: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野蛮的民族压迫政策,激起了大量有血性的军民的奋起反击,中华民族流传数千年的文化礼仪貌饰不容践踏。

于是各地已经选择臣服清国的官绅士民,开始选择起义,反抗清国的暴政。

据不完全统计,山东境内在这一时期,至少有三百多支各地武装纷起,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有如下两起:

弘光元年六月的潍县起义,张广在潍县起义,攻占掖县。

清朝登莱巡抚陈锦经过三个月的时间进行征讨,张广所部最后被镇压,张广以及所部跟随者六万余人大部死难;

九月的青州起义,原贺一龙部将赵应元,后来投靠李自成,再后来被分配给谷可成,在保定一役中战败南逃。

这么一个毫无政治原则的人,本来已经打算投降清朝,但是听闻“剃发令”,竟然也压抑不住内心的烈火,凭着一腔热血,选择反抗,先是以投降招抚的借口,诈开青州城门,将正在青州城内的山东总督王鳌永抓住,王鳌永不愿意投降,被赵应元下令斩杀,随即宣布归明,号召四方。

连南京都接到了消息,吩咐张鹿安和刘泽清尽快北上接应,刘泽清自然是一味地敷衍,但是张鹿安却是真心实意想要北上救援。

只是如果按照朝廷的旨意,走陆路通道的话,张鹿安的陆师兵力只有三千人,太过于单薄,指望收拢那些残兵败将和散兵游勇,来抵抗清军的刚猛大军,张鹿安还没有那么傻。

没有经历过长期军事训练以及残酷的战场所考验的乡勇,无法形成强大的战斗力。

所以张鹿安唯一的选择就是尽快前往芝罘岛,把之前留在登莱的军力进行整合。

但是苦无海船运输兵员,这一点令张鹿安心中烦闷不已。

后来思来想去,张鹿安决定还是亲自前往庙湾,拜会黄蜚,希望黄蜚能够看在都是大明官员的份上,愿意为他提供海运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