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城池的形状近正圆,形似金龟,6座城门宛如龟之首尾加上四爪,穿街绕巷曲折其间的桐溪、洙泗二渠即为龟肠,寓金龟永寿之意,也有九曲聚财之功。可以说当初构建桐城城池的吴于阶吴知县和盛汝谦盛操江等人颇懂风水地理知识。正是有了如此坚固构造的城池,这才有了‘铁打的桐城’之称谓。”
孙临在一边侃侃而谈,对于桐城的历史和相关知识顺手拈来,堪称绝对的了解。
“桐城城池固然坚固无比,城内储存物资也是丰富,可是最终关键城池还是得有人来守卫,得有官员来运筹调度,可以说咱们现在的知县陈大人,也是功不可没的。”方以智补充道。
“不知陈大人是何名讳?密之兄和武公兄可否为在下介绍一二?否则待会见到本尊,在下也好避免茫然无措。”张鹿安请教道。
“陈知县,名尔铭,万历四十七年生人,籍贯为四川行省筠连县城东敬仰山下,如今虚岁年仅18岁,确实属于少年英雄。”方以智说道。
“呵呵,要我说,更应该叫他杨尔铭,毕竟他本姓就是杨。据说他自幼家贫无钱读书,他的家乡有位举人老爷名叫陈敦厚,陈敦厚在真武山下开馆讲学,杨尔铭时常站在门外听课,记性很好,对于陈敦厚的提问是对答如流。陈敦厚心中大赞,因此将杨尔铭收为义子着重培养。自己甚至花钱找关系主动作保,让杨尔铭以‘陈尔铭’的名义考试,有了秀才的功名。杨尔铭本人倒也非常争气,于崇祯六年秋闱中举人,那个时候他才虚岁十五岁。崇祯七年的春试之中,他又考中进士,当年年底被任命为我们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的知县,也算是一段传奇了。当然如果没有陈敦厚在后面的强力支持,也是不可能的事,加上杨尔铭当初就是以‘陈尔铭’的身份参加的乡试、会试和殿试,因此对外自称就是陈尔铭,彰显自己发达之后并不忘本。鹿安贤弟,你就叫他陈知县即可。”
孙临说的滔滔不绝,显然对于这个桐城的知县也是非常熟悉。
张鹿安听完以后心中有数,不住的点头。
三人继续有的没的聊的,张鹿安逐渐心里明白,原来两人也是受了各自家主的要求前来迎接的。
桐城的士绅、百姓对于境内出现两支外军第一印象就是感到心中惊恐,毕竟如今的大明官军的军纪实在不怎么样。据说潘可大率领的池州兵就在桐城城郊抢掠过,因此才没有放他们入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潘可大远道而来,就是为了救援桐城,却被桐城知县要求远离县城,转而扎营在二十里外的挂车河西岸,也难怪潘可大的心中会很憋屈。
张鹿安又随着方以智和孙临继续往前走,终于来到了桐城县衙所在地。
桐城县衙位于桐城的中心靠近西北方向,县衙的正前方是一个高大的照壁,照壁上绘制有桐城的山川地形图。
照壁的后面是宣化坊,一个高大的牌坊,两边各有一个石制瑞兽坐着。
宣化坊的东侧是申明亭,西侧是旌善亭,分别处理民间纠纷和简单的诉讼等事宜。
宣化坊的后方约十八步,就是县衙大门,大门的西侧有个木架,木架上有一个“鸣冤鼓”,显得非常破旧。
县衙大门口站立着四名衙役,孙临都认识,简单说了两句,就带着张鹿安等人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