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现在中国大陆的国情如此,你不挂个外资的招牌,就是建立了工厂,以后的麻烦也少不了…”。
就目前内地的经济环境,谭震也是很无奈。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刚从十年动乱中走出的中国百废待兴。
政府急切的想要改善当时国家面临的困窘局面。
对国外技术和资金的渴望自然是无与伦比的。
自然,对文智林这样的港商投资办理手续也是大开绿灯。
“这次我准备安排梁经理在燕京待一段时间,等工厂走上正轨以后再返回深州,阿山,不好意思呀,还要辛苦你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希望你女朋友多多理解,哈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事,我过来的时候就已经跟小玉说了,再说了,工厂不走上正轨我也不放心呀!”
“阿震,你说的那个物流配送现在有计划了吗?”,文智林突然问道。
“有了,这个我专门做了一个计划书,鉴于目前国内的经济环境,为了保险起见,初期投入可以控制在100万元以内,以后视发展的情况再逐步投入,你先看看…”。
谭震把写好的计划书递给了文智林。
文智林接过谭震递过来的计划书,很认真的看了起来。
老实说,单从投资规模来看,这样小的投资他根本看不上眼。
不过从谭震的计划书中,他看到了燕京这个大市场里面,蕴藏的巨大商机。
虽然短期内可能没什么盈利,甚至可能会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
但是从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来看,未来的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需要大量的物流配送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市的就业岗位。
仅此一点,就能获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毫无疑问,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大量的回城知青没有工作,游荡在燕京的大街小巷,对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很多人到了晚上都不敢出去,生怕走到哪个胡同口碰到哪位佛爷,被敲了闷棍。
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在燕京的街头被游荡的无业青年骚扰是常有的事。
这也让执政当局意识到增加就业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自然,他们对外资能够来这里投资还是很欢迎的。
不过按照当时的规定,除了特区以外,外国资本在大陆投资时是不允许独资的,只能选择合资。
于是,文智林在港岛注册成立了发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500万港币中的750万元,占比50%。
剩下的750万港元则由谭震和梁山出资,同样占比50%。
只是因为谭震还未成年,谭震所拥有的股份由父亲谭林代为持有,待成年后再行转让。
这也意味着,用不了多久,谭震又将迎来自己的第二家工厂。
虽然他只是一个小股东,不过躺着就能收钱,这小日子过得还是蛮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