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过秀才的甲班学生只有十几人。
过了县试的乙班学生大约二十人。
县试没过,读完蒙学的丙班学生大约三十人。
其余一百多都是刚刚上学的蒙童。
徐子建按照年纪和科考成绩正常应该分到丙班,不过考虑到他的水平两位副山长还是将他放到了乙班,和苏轼几人一个班级。
就在徐子建手里拿着那本天龙八部,在课堂上有些走神时,被讲座上的蔡湘发现了。
于是蔡湘便点了徐子建的名字。
“徐子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何解也?”
今日蔡湘在课上给学生讲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在大周朝并不是必考范围之内,不过由于《道德经》在历史上的地位比较高,大部分书院都会将它列入学习名单。
徐子建有些走神,没听清楚蔡湘的问题。
不过身后的表弟很快就将题目小声念给他。
这《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内容,徐子建倒背如流,自然不会答不上来,他朝蔡湘拱手行礼道:
“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事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
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回答的很好,可知我为何叫你?”
蔡湘看着台下睡眼惺忪的弟子问道。
“回禀夫子,弟子知错!弟子刚刚上课走神了!”徐子建恭敬回答。
“既如此,如今是秋季,我便命你一盏茶时间内,写出一首以秋为题的诗词,且需所有同学认可。否则你便抄写《道德经》十遍以示惩戒,如何?
其余学子先休息一下,等一盏茶后再上课!”
蔡湘见徐子建认错摸了摸胡子定下了规矩。
这是他和严复两人商量好的,徐子建年少成名,对其管教必须要严厉,不可松懈。
写一首秋词不难,但是要全班同学认可可就不容易了。
学子们见夫子宣布,课间休息,纷纷围到徐子建桌子前幸灾乐祸。
“公明贤弟,可要好好努力啊!时间可不多了!十遍《道德经》字数不算多,也就五万多字而已!”
苏轼这小胖子带头过来调侃,语气中的明显不相信徐子建能写出来。
上次他被父亲苏洵罚抄写十遍《论语》可没少被徐子建嘲笑,如今终于逮到机会了!
毕竟一盏茶,也就是十分钟多一点,要要写一首应景的诗词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