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文会进行时

香线过半,如白驹过隙,文会现场一片忙碌景象。偌大的庭院中,华灯璀璨,光晕交错。

一张张古朴的书案整齐排列,案上的宣纸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等待着才子们的墨香晕染。

才子们或独自沉思,眉头紧皱,眼神专注地凝视虚空,仿佛在与灵感苦苦争斗,时而摇头,时而点头,手中的笔在指尖不停转动。

或三两成群,低声交流,偶尔传来几句争辩声,一人涨红了脸,激动地挥舞着手臂阐述自己的观点,引得旁人或沉思,或恍然大悟地惊叹,不禁抚掌叫绝。

他们身着华服,衣袂飘飘,在灯火的映照下更显儒雅风流。

周围的仆役们脚步轻盈,穿梭于人群之间,为公子们添茶递水,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惊扰了这满院的文思。

而徐子建仿若置身事外,依旧安然坐在座位上,翘着二郎腿,一手执着酒盏,轻轻摇晃着杯中的美酒,那酒水在杯壁上缓缓流淌,映着灯光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他微微仰头,从宋引章手上接过酒杯,浅酌慢饮,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对周围才子投来的目光,毫不在意,仿若那些探究与期待的眼神不过是过眼云烟。

此时,赵盼儿莲步轻移,温婉地递来一块糕点,徐子建嘴角上扬的弧度更大了些,露出一丝浅笑,眼神中带着一丝宠溺,从容接过,放入口中细细品味,还不忘朝赵盼儿眨了眨眼。

那糕点的香甜在舌尖散开,他的神情愈发悠然自得,甚至惬意地眯起了眼睛。

华兰在一旁看着,心急如焚,双手不自觉地绞着手中的帕子,指节都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她目光紧紧锁住徐子建,那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又似在无声地催促。

徐子建却似有所感,转头看向她,调皮地挑了挑眉,嘴角带着一抹不羁的笑意,眼神中满是戏谑。华兰见他这般模样,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轻哼了一声,心中暗自嗔怪:

这都什么时候了,香线已然过半,这“坏家伙”却还有心思喝酒吃糕点,真是让人着急万分!

盛长枫本欲在此次文会上大显身手,可目睹今日这等场景,心中的勇气瞬间消散,脸色微微发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眼神慌乱地四处张望,哪里还敢有半分献丑的念头,当下老老实实,只做些打探消息的活儿。

他猫着腰,小心翼翼地在人群边缘穿梭,听到些只言片语后,便急匆匆地跑到徐子建面前,焦急地说道:“徐表哥,我听闻司马大人已然写出半阙了!你怎的如此不慌不忙?”

说话间,眼睛还不时地瞟向台上,满脸的焦虑与疑惑。

盛长柏与徐子建相识未久,亦被徐子建的镇定所惑,心中好奇难抑,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带着探究,忍不住出言提醒:

“公明,香线快燃尽了!切莫误了时辰!”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只是那紧紧盯着徐子建的眼神,泄露了他内心的一丝紧张。

徐子建尚未开口,顾廷烨已然笑着大步走上前,重重地拍了拍徐子建的肩膀,爽朗地大笑道:

“则成莫要担忧!徐公明之才,作一篇小词不过是信手拈来!

五年前,我曾亲眼见他在广云台纵横诗坛,才情尽显,令众人折服。

当时他站在高台之上,昂首挺胸,目光坚定而自信,出口成章,那气势,仿若谪仙下凡!”

盛长柏听闻,不禁诧异地看向徐子建,眼睛微微睁大,满是不可思议。

五年前?

那时徐子建尚不满十岁,“大杀四方”又是怎样一番情景?

他满心疑惑,却也知晓此刻并非追问之时。

盛长柏性喜低调沉稳,于堆砌辞藻的诗词之道并非擅长,只打算随意写一首诗应付了事,想到此处,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微微摇了摇头。

反观苏轼与苏辙兄弟,对徐子建的慢节奏早已司空见惯。

在济州的那些岁月里,他们没少被徐子建的行事风格“折腾”。

深知这家伙越是写得慢,写出的诗词便越是精妙绝伦,故而两人心中毫无忧虑。

苏轼端坐在那里,眼神深邃而沉静,手中把玩着一块玉佩,似在沉思,又似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