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周朝,省试的排名对殿试排名影响颇大,毕竟省试的考题远比殿试复杂,更能真切地体现学子们的真实才学。
而且,大周朝省试合格者在殿试一般不会被黜落,两者排名关联紧密。就像先帝真宗时期,状元吕蒙正省试第一,殿试亦是第一。
不过,到了嘉佑帝时期,殿试起初有淘汰情况,后来因贡士叛逃西夏,便不再黜落,省试排名的影响力也随之有所降低。
但考官们依旧会参考省试成绩,如果学子在省试中名列前茅,殿试表现又不差,最终排名依旧会靠前。
嘉佑帝身为皇帝,日理万机,自然不可能逐一审阅全部殿试卷子。
他主要关注的是前面十名的贡士,剩下的基本就按照考官们的排名来定。
大周朝,殿试前十名又称为庶吉士,可以被安排入翰林院 培养。
入翰林院庶常馆学习,由翰林学士或朝中重臣教导,内容含经史、政务等,旨在培养辅政能力。
嘉佑帝翻开卷子,看到排名第一的依旧是徐子建。
他仔细地审阅了徐子建的卷子,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徐公明在殿试卷子里,言辞恳切且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地站在帝党一边。
对于嘉佑年间的各项施政,更是以一种极为 “客观” 的姿态进行了赞颂。
嘉佑帝看着那些溢美之词,都不禁有些脸红。
毕竟治理黄河的策略、开办糖厂、创建登州水军等等一系列施政举措,背后都有着徐子建的身影,嘉佑帝不过是顺水推舟,给予支持罢了。
甚至在西夏问题上,徐子建同样根据会试的策论《平戎策》进行了巧妙引用,展现出了对局势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