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木星探索计划的逐步完善,苏澈和他的团队迎来了更为关键的阶段——探测器的制造与测试。

这不仅是对前期科研成果的实践检验,更关乎整项探索任务的成败。

探测器的制造在高度保密且设备顶尖的航天工厂内紧锣密鼓地展开。

苏澈几乎每天都会来到工厂,他身着整洁的工作服,穿梭在各个工作区域,眼神中满是专注与坚定。

一进入工厂,轰鸣的机器声和忙碌的身影便映入眼帘,他径直走向核聚变引擎的安装工位,那里是整个探测器的动力核心所在。

核聚变引擎的安装是重中之重,由于其技术的复杂性和精密性,安装团队在最初遇到了接口适配的问题。

几个工程师正围在一起,眉头紧锁,对着图纸小声讨论。

苏澈见状,立刻召集设计人员和安装工程师进行现场研讨。

他拿起图纸,仔细端详,手指在关键部位轻轻划过,思考片刻后说道:“我们可以尝试调整这个接口的角度,同时优化连接部件的形状,或许能解决适配问题。”

大家听后,纷纷点头,立即着手尝试。

经过数小时的反复试验和精细调整,新的连接方案成功解决了难题,核聚变引擎顺利安装到位,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声。

在探测器的外壳制造过程中,为了确保其能承受木星恶劣的环境,团队采用了新型的高强度、耐辐射复合材料。

材料研发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实验设备和样本,研发人员们日夜忙碌,不断尝试不同的配方和工艺。

苏澈亲自参与了材料的性能测试过程,见证了材料在模拟木星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下的出色表现。

当看到样本在高强度辐射下依然保持稳定结构,在极寒与酷热交替中未出现任何破损时,苏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研发团队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赞扬。

探测器的测试工作同样艰巨。

在模拟太空环境的巨大实验室里,探测器接受了全方位的考验。

首先是动力系统测试,核聚变引擎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下点火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