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依旧专注于每一个病例,但内心深处其实也渴望能有机会真正展现自己的价值,让所有人都看到她的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副主任这个职位。
再说了,对于今天的发言她也完全是出于她也完全是出于对患者负责、对医疗事业严谨的态度。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见解,能为这些复杂的医疗难题找到更合适的解决之道,而不是为了彰显个人能力或者争权夺利。
听着大家头头是道地分析,每一位医生都在理论层面阐述着自己的观点,从病情的复杂性到可能存在的潜在因素,从医疗技术的局限再到团队协作的问题,各种见解层出不穷。
然而,却没有任何一位医生明确提出对这两个病例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剖析和指出。
林霖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
在她看来,理论分析固然重要,但脱离了对治疗过程中实际情况的复盘,就如同无根之木,很难真正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无法有效地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她知道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也理解大家的纠结:“我明白大家的顾虑,所以才希望我们能共同梳理整个过程。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细节,但也不能盲目地给自己定罪。我们从郝仁的初始症状开始重新回顾,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于是,会议室里开始响起此起彼伏的讨论声,医生们开始逐一对郝仁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
从最初的门诊记录,到各项检查的影像资料、实验室数据,每一个环节都被拿出来细细斟酌。
“大家看这里,郝仁刚入院时的血常规数据中,有几项指标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已经接近临界值。当时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可能是某种潜在疾病的早期信号呢?” 一位年轻的医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当时负责郝仁各项检查的主治医生李修,低头看着刚才被指出的地方,思索片刻后回答道:“这一点,当时我们确实注意到了,但结合他的其他症状和整体身体状况,我们认为这些指标的轻微波动可能是由于他近期的生活习惯或者其他暂时因素引起的。”
“而且后续的复查中,这些指标也没有出现明显变化,所以没有进一步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