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合旭解释道:“俄易斯有自己的类似机型,而且他们的经济状况加上低廉的航空燃油价格,使我们飞机的低油耗特点对他们吸引力不大。”
听到这个消息,林伟轩略感失望。
如果能将整机出口至欧洲,那将是对航空工业的一大突破,尤其是考虑到不久前空中客车从华夏采购设备的消息带来的鼓舞。
但易合旭接着说:“他们感兴趣的可能是我们和欧洲之间的协议。
有人提议通过获得我们的适航认证来间接获取欧盟的认可,特别是对于他们有竞争力的子系统而言,一旦通过审批就能成为国际供应商。”
“所以我正好想问你,根据协议条款,这样做是否可行?”
易合旭转向林伟轩问道。尽管易合旭对技术颇有研究,但对于具体的航空法规和政策细节,他还是需要向专家咨询。
林伟轩听完后,眉头一皱,考虑了一下,然后摇头说:
“不行,根据协议,双方认可的产品仅限于大陆企业制造的完整飞机。
子系统必须安装在符合规定的支线飞机上才能获得认证。如果设计明显不符合常规航空标准,欧盟有权重新审查。”
易合旭不解地问:“什么叫不符合常规的设计?”
“比如,给新舟60换上两个10吨推力的涡扇发动机。”
林伟轩解释道。这样的条款显然是为了避免有人钻空子。
“那如果是合作开发的新支线客机呢?比如我们和俄易斯一起设计的,这算不算在协议范围内?”
易合旭提出疑问,他心里想着既然俄方有兴趣,就有谈判的空间。
林伟轩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没有明确提到这种情况,但我猜我们必须在里面扮演主要角色。”
“这个条件合理,必须坚持。”
易合旭满意地点点头:“老林,你去更新一下新舟60的展示资料,专门加一部分介绍这份协议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