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工人们两人一组,或者三人一伙,齐心协力地将沉重的石块从平板车上抬起。
他们的脸上露出吃力的神情,一滴滴汗水从毛孔渗出。
他们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将石块搬运到挖掘出来的地基深坑旁,然后齐声喊着号子,将石块稳稳地放置在深坑中。
与此同时,在已经铺设好石块的地面上,另一群工人正拿着石夯忙碌着。那石夯是由沉重的石头和坚固的木柄组成,看上去十分有分量。
工人们双手紧紧握住木柄,高高地举起石夯,然后用力地砸向地面。
随着石夯的落下,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泥土在巨大的冲击力下飞溅起来。
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个动作,将黄泥夯入石头缝隙之中。
那些黄泥在石夯的作用下,如同流动的生命之液,缓缓地渗入石头的缝隙。
每一次石夯的落下,都能看到黄泥被挤压、被压实,紧紧地包裹着石块。
那些原本松散的石块在黄泥的填充下,变得更加牢固,仿佛融为一体。
工人们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落在被夯实的土地上,但他们却丝毫没有察觉,依然专注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
他们知道,只有将地基打得足够牢固,城墙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守护着铜蕴聚集地的人们。
铜蕴城是以如今的铜蕴聚集地为中心进行建造的,四周挖掘出来的地基正好将整个铜蕴聚集地包围住了。
铜蕴城的建立之初,安南定下的居住人口数量就是两五百千人,因此铜蕴城的占地面积非常大。
四面的城墙足有三百余米,占地面积达到了九万平方米。
城墙高十米,上宽四米,下宽八米,呈现一定的倾斜角度,城墙整体的框架由石块以及夯土构成。
石块相当于城墙的骨架,夯土相当于城墙的血肉。
城墙的底部和地基会较多的使用石块。
这是因为石块的重量较大,能够为城墙提供更稳固的基础,承受上部结构的重量,同时增强城墙底部对雨水冲刷、地下水侵蚀等的抵抗能力。
除了地基和底部城墙部分部分,像城墙的转角处以及城门周围也更多地会使用到石块。
这些部位使用石块有助于分散城墙整体的压力,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墙体内部也可能分布有石块。一些较大的石块可以在夯土过程中被嵌入,与夯土相互结合。
这些石块能够增强了墙体内部的整体强度。特别是在建造较高的城墙时,仅靠夯土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石块的嵌入能有效提升墙体的抗压能力。
在城墙的上部,例如城墙上的女墙(城墙上的矮墙)、垛口等防御性结构部分,也可能会使用石块进行加固或者直接用石块砌筑。
这有助于提高这些部位的耐久性和防御功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抵御外敌攻击和风雨侵蚀。
而夯土则大量用于城墙内部主体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