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云沧海还是低估了人类对于力量的渴望。对于那些普通人来说,无论是日本人还是汉人,能够有幸接触到平素里只在传说中的修练之道,并能施展法术,纵然对身体有所损伤,比起拥有力量的快感和诱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尤其是对于常年暗中受本土魔气影响,源自本能的天性中就有严重自毁和狂热倾向的日本人来说,只有强者才值得尊重,而只要能成为强者,哪怕是健康和寿命都是值得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且,人之所因为人,能成为世间主角,正是因为人类这个种族有着无限的潜力,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初期的日本人虽然为了修炼阴阳术而牺牲了大量寿命而大多活不过六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傻子,就不知道自身功法的缺陷而不想去改变。尤其是在后期,随着神州汉人移民大量涌入日本,有着大量的汉人和中日混血儿先后加入阴阳教,而遭遗弃的纯血日本阴阳师又大多老死,所以云沧海对待阴阳教的态度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改变。毕竟教众大多数都是汉人人或者有着汉人血脉,不能再将他们当做潜在的威胁。
于是。他也就不再暗暗的压制阴阳教的发展,而是选择只在暗中把握大方向,其余的则放任自流。尤其是后期,在他和鉴真的推动下,日本成功并入神州王朝,成为了大唐的一个省。治下之民也基本全部转化为了中日混血和汉人,他这才算开放了对阴阳教的发展限制。开始时不时的在教中讲道,传授心得,并且大力支持教派内部对现有功法和法术的创新和完善,正是因此,阴阳教的发展才终于走向了正轨,逐渐开发出了有自己特色的修炼体系。
虽然修炼阴阳术会伤身,以至于修炼者的寿命往往不过百岁,但也正是在这种不过百年人生的压力刺激下,所有阴阳师才努力的修炼、战斗。企图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出无限的可能。他们自知寿命有限,所以才想要作出自己的贡献,让自己即使死后,这份荣誉也会留在人世,成为不朽。也正是这种思想的广为流传,才为阴阳教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部动力。
在最高领袖云沧海的默许下。几百年来,一代代、无数的阴阳师们前仆后继,不断地开发出新的术法、功法、炼器之法、奇门秘技,而云沧海也从不遏制,无论好坏、无论优劣,他都会统统收集,归纳。并且指示下属将这些人中的接触者及其开发之术的名字刻在京都阴阳教主殿门前的荣誉碑上,使其得到荣耀。除了这些精神奖励外,还有丹药、法器、重要职位、高手指点、巨大财富等等的物质奖励,深知人才重要性的云沧海从不会在这方面吝啬,反而对这些人才大力鼓励,也是为了通过这种方法激励其他人。
这种激励的效果很明显。
许多人看到了教中居然对人才如此大方,自然激发了百倍的热忱。而世上从来都不缺乏人才,只是缺乏挖掘人才的方法而已。在数百年、无数阴阳教众的创新和完善下,阴阳教的内部修练功法和相关术法秘技早已今非昔比,大大提升了台阶。从当年一份粗浅不堪的功法,到如今虽然不甚深奥,但却极为实用易懂,便于学习,独具特色而且发展前途还不低的中等功法,其中可谓是蕴含了无数人才的心血。这还不算上那些诡异神妙的秘法以及衍生出的各类成系统的职业,林林总总的加在一起,才撑起了一个足以与大型门派相媲美的架子。
当然,这指的是综合实力,阴阳教虽然也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但创派祖师只是天仙,比起那些传承了成千上万年,甚至源自上古,由上古仙人和大神通者建立的大型和顶级门派来说,底蕴还是差了太多。当然,与那些门派相比,阴阳教也有着自己的优势,那就是锐气尚存,生机勃勃,而且资源充足,上下一心。
那些历史悠久、实力强大的门派,虽然外在实力极强,但内部也大多因为长久的历史和教条而派系林立、乌烟瘴气,早就腐朽发臭了,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反观阴阳教,虽然门派历史短,但是在正确的领导和方向指引下,发展极为快速,若是与那些大门派相比,单单在功法创新一项上,就大占优势:
阴阳教中的人才,凭借自己的创新,将原本基本功法中只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功效的养生功法,改造成了能够洗经伐毛、脱胎换骨,长生久视的修真功法;生生的将阴阳教中阴阳师的平均寿命从六十岁提升到了以一百五十岁!那些天资聪颖、修炼大成的人才,甚至能够寿延数百岁。
云沧海在到海州之后,亲自建立的只有阴阳师、除魔师两大体系,而经过后人的发展和完善,阴阳师中已经多出了神官、牧师、战斗法师三大分支职业体系;除魔师也发展成了通灵师、鬼神使、除魔者、降魔武士四大职业体系;而以阴阳师为主体建立的阴阳教,还扶持了忍者、武士、武道家这三大武者职业。因为想要修炼法术有所成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根骨,而这样的人并不是随处可见,几乎是百里挑一,而不需要太多根骨的忍者、武士、武道家这三大职业就是为那些无法修炼法术的人准备的。
从低到高、从简到繁,各种职业搭配完善,在魔灾中。一只平均实力只有练气期、但是却分别有攻击输出的法师、近身作战的武者、治疗辅助的神官等职业搭配合理的小队,所创造的战绩并不比一个筑基期修真者差。而培养筑基期修真者的难度,远远超过培养五十名练气期修真者!也正是因为阴阳教有这样的实力,才成为了抗击魔灾的有力力量,被神州各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