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逆势而战

楚兵 一代神坑 1765 字 12天前

帅帐里,周云有些恼怒的事,

北疆来的将领基本是求战,

而中原河洛将领,都是祈求补充器械居多,

如此做法,是在从侧面禀告赵王,他们的军队,战力不强。

可自古军队战力强不强,根本原因不在兵,而在将!

将都想逃,兵卒如何能战?

所有的大族中,以章家的表现最为激烈,

赵王周云虽然同意了河南各将门的要求,

但同时,他们也进入了周云的必杀名单。

傍晚时分,人都散了。

帅帐里只剩下刘庶哼着小曲,任劳任怨的整理军情。

某一刻,他忽然对着帅位上的周云笑道。

“主公,巨野之战,咱怎么看都是楚军赢面小,您有几分把握。”

闻言,周云望着外企海归,阿骨部军师刘庶道,“不高,七成吧!”

“七成?那确实不高,以前主公都是九成的。”

“本王说的七成是宋军!”

这?!刘庶猛然一惊,楚册掉了一地,

良久后,他才反应过来,躬身捡起军册。

楚国大军一直觉得武川兵神是有很大把握,才发动了灭宋决战,

搞半天,原来他心里也在打鼓。

帅位之上,周云眼眸深邃,全是无奈。

赵王出高屯山,入巨野大营,猛攻宋军,本就是一步险棋。

若是对方玩阴谋诡计,那周云就能玩死宋军。

可对方要是背水一战,那就很难办了。

从宋国天公将军储进良,无惧北疆楚军威名,敢拼死一战时,楚军就已经输了一半。

三十几万宋人,虽然有诸多问题,

但他们众志成城,哀兵必胜,那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楚军唯一的优势,就是赵王战无不胜的赫赫凶名。

北疆精锐在巨野不过三万出头,周云只有三万敢死之军,

十一二万各将门兵卒跟各地郡兵,虽然训练数月,但依旧不比宋军强。

因为他们缺乏勇气,不是兵卒缺乏勇气,而是将领缺乏勇气。

其实这个时候,楚国出战,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北疆楚军精锐,虽然在各个战场摧枯拉朽,但这种优势只不过是暂时的。

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宋军就会渐渐拉平战力。

这是战场的客观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当活下来的人慢慢找到办法,宋军就完成进化了。

大孝子出走,虽然是决战的导火索,但却也让周云看见了宋国的勇武。

此太平道国,必须速灭,只能冒险一战。

“赵地精锐都在,咱们如此打,很吃亏的。”刘庶听完周云的言论,忧心忡忡道。

“大丈夫,行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

“本王欲要开天辟地,为九州创下一片朗朗乾坤,宋国这一关,必须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