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先去了贾平安那里?”太子眼见三公主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就有意板着一张脸说着。
“对呀,贾待诏一直给灾民提供粮食,我这一次过去就是确定继续送粮的事情。”
“那你又去了父皇那里做什么?”太子一时无言,只好再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贾平安的确一直给灾民提供着粮食,为此,民间现在对这位贾待诏又多了一个称呼——贾大善人。
真是的,善人就善人好了,怎么还大善人呢,说得好像他多不了起一般。
这其实也是和贾平安的姓有关,贾等同于假。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假善人呢,所以加上一个大字以做区分。而现在,有关这个叫法早已经传遍了整个昌都城。
对此,当然有人不服气,可只能在心中想一想,因为在这一次灾民的事件之中,贾平安付出的的确是最多的。除了户部的拨粮之外,就在没有哪一个个人甚至是世家有贾平安贡献出来的粮食多。
凭此一点,人家拿出了这些真金白银,叫上一声大善人有问题吗?
如果有谁敢公然的质疑,一定会有人直接用口水喷他一脸。
你不服气,那你也拿粮食出来,白白地救助灾民呀,也不用多,你能拿出贾平安贡献出来的一半,就算你厉害。
太子也是听到了这些说法。要说心里一点也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一想到这个人身体不好,活不过三年,便没有在与其计较下去的意思。
与一个要死之人攀比,那不是自寻烦恼嘛。
想明白这些,太子就不好在这件事情上说些什么,而是问起三公主为何先见父皇,不见自己的原因。
“去父皇那里,当然也是为了太子皇兄好了。”
“为孤好?”太子指了指自己,有些不太明白的样子。
“对呀,你不是一直想着怎么拉拢大司马为自己所用?就是这一次,急叫我回来,想必说的也是这件事情吧。那皇妹思来想去,就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做到喽。”
“什么办法?”对于三公主卖关子的行为,太子不仅不反感,还有些迫不及待的意思。
“就是...把我自己送给大司马府呗。”三公主说起这个,就像是说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一般。
而实际上,她的心中真没有多少的难受。
反正也是要嫁人,那为何不嫁给一个对自己以后事业有帮助的人呢?
想想贾平安故事里的武媚娘,那可是接连伺候了父子两人呢,等到她达到了人生巅峰,手握重权的时候,那时不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