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心思灵活、首鼠两端之辈,定然不行!
这两拨人,他都得仔细挑选!
狡猾狡诈、溜须拍马的,统统带走;故土难离,社稷为重的,全都留下!
南下江都去耍子散心,大将军宇文述是极力赞同的。
这老小子,可算是广皇帝最可心的臣子,自然知道广皇帝所思所想。
广皇帝为什么要南下?
稳定江南政局,这当然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是,深谙皇帝过往的宇文述却明白,皇帝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意气奋发、风流倜傥的皇帝了。
皇帝,也不再年轻了,尽管他才四十六岁!
他经历了过多的辉煌,也遭受了太多的打击!
现在的广皇帝,病魔缠身,身心俱疲,已经产生了浓重的避世厌政的弱者心态!
或许,气候温润的南方,鸟语花香、吴侬软语的江南,那个广皇帝少年时期长期惬意生活的地方,才能让如此这般的广皇帝,找到哪怕一丝丝的安慰和温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甚至是,那种珍贵的自由自在的放肆空气!
近臣,佞臣,宠臣,不就是时时得替皇帝着想吗?
至于国君擅离国都,会这个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巨大损害,管那么多事、操那么多心干嘛?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法国皇帝路易十五的这句名言,都已经悄悄在这君臣二人心中悄悄滋生!
只是还没这么响亮和明确、赤裸裸地叫出来而已。
广皇帝在破天荒地给自己修陵墓,宇文述也在开始想着自己的诸般后事。
他的两个儿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还在家中给自己当奴隶呢!
想尽办法侍弄好广皇帝,才好出言请求皇帝开恩安排好后事,然后就能眼合口闭地撒手人寰!
多美!
他都七十一岁了,够了啊!
富贵,足矣!
所以,他极力赞同皇帝南去,下江南!
散散心,耍子耍子,也是好的。
同去,同去!
“陛下圣明,臣紧随左右,万死不辞!”
苏威和萧瑀,是两个最没看清形势、头也最铁的主。
他们见广皇帝真的要南下江都,于是一同开始勇猛进谏。
苏威的准备,最充分。
只见他袖口一抬,就从里面掏出一个小小的精装卷轴出来,《尚书》。
这老小子,看来时时将这东西藏在大袖之中。
“陛下,臣不同意南巡,且在这个时候!”
“天下纷乱,匪乱未靖,主上绝不可轻离国本。”
“献上《尚书》之《五子之歌》,望陛下鉴之,听之!”
苏威知道,以前自信现在固执的广皇帝,不愿意多听废话,于是直接拿出《五子之歌》说事儿。
此言一出,其他人接连变色。
啥是《五子之歌》?
传说,夏朝君主大禹的儿子启,开启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君主制时代。
然而启的继承人太康,享乐游猎,声色犬马,长期在外晃荡。
结果,都城被反王后羿给夺取了,太康本人也在回来的路上被废而放逐。
他的五个弟弟和母亲,流落洛河之畔,长太息而泣不止。
乃作《五子之歌》,以声讨太康的昏庸,歌颂大禹的功德。
《五子之歌》,是大中国先辈最早发出的一声,关于帝王嘻戏于外而失都亡国的叹息!
都惟邦本,本固邦宁。
裴蕴哆嗦着,不知道要不要将这薄薄的但沉重无比的《尚书》之卷接过来,再递给端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的广皇帝。
“苏无畏,好,好一个无畏!”
“大胆!”
“尔认为我就是那太康?还是认为你就是伊尹?”
广皇帝微微眯着眼睛,盯着面前这个比自己年纪大多了的两朝三代老臣。
伊尹,那是另一个相似情节不同结局的帝国故事。
历史,总是惊人的想象,却又细微的差别。
当历史的车轮,转动到商的时候,有一个很像太康的国君出现了。
太甲!
为什么像?
太康,是夏朝建立者夏禹的孙子。
太甲,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孙子。
简单点就是三个字,皇三代。
这两个相差大几百年的哥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作!
都是先扬后抑!
刚刚继承大位的时候,虚心纳谏,励精图治,一派明君风范!
精力完全驾驭了自己的欲望!
可是,过了三两年,精力就出问题了,欲望超过了精力。
不修政事,好酒好色,游猎嘻戏,暴虐乱德……
不过,太甲这小子最后竟然成了一代明君!
咋回事?
属于商朝太甲的《五子之歌》呢?
没有!
呵呵,原来出现结局差异的关键,就在上代君王留下的政治遗产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