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就是要用大贵们南下的大好契机,搞大事儿!
大开恩科,大量选士,先弃旧人,新老调换!
刀刃,偷偷地直指门荫制度的最大得利者和维护者——关陇集团!
为什么是偷偷地?
因为这次选人,用人的地方,全是贫困艰苦地区,陇右河西诸郡!
但同时,这些地方正是陇右贵族集团的基本盘。
不过,关陇集团在文皇帝、广皇帝连番打压拆解之下,也存在青黄不接的人才不足情况。
现在,北方监国政府调他们那些分散各地的中下干将回到京师、雍州总管府一带,他们该咧开嘴笑才对!
他们觉得,这是个机会!
所以,会乐意的。
大隋,现在算是到穷途了吧!
都逼到这个地步了,就该什么都变变了!
心怀叵测者,想变变。
力求革故纳新者,更想变变!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而通的最有力武器,就是人才。
蓄势待发的关陇势力,饥渴地需要聚拢人才,将拳头紧紧握住。
调远入中,正当其时。
暗中布局的皇权势力,急切地需要搜寻人才,用调令将两级管理体系充实。
这时候,推行学而优则仕,刚好!
而这,恰恰就是广皇帝和杨子灿等小圈子的阳谋之一!
为笼络大量中下级官员和民间士人,大隋就要开始一举打破现有的入仕选官的局面和规模。
科举制,继续在上一次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并以十三年的恩科大试为契机。
当然,前奏就是这次派往陇右河西的人才安置工程!
但仅仅这点儿人力资源消耗量,实在是对于闲居在京师中的庞大啃老族群体来说,杯水车薪。
不要慌,这不是明年二月二有大比吗?
好好准备!
明年,一定想办法解决帝国的这些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杨侑政府,用如是之话安抚那些,早已经为自己的多余子孙而操碎了心的公务员们!
大隋,就业难啊,特别是当个吃皇粮的公务员更难!
大隋官僚体系,真不缺人?
对于一个拥有5000万到6500万常态人口的世界大帝国,难道真的到了其公务员岗位人满为患的地步了?
为此,卫王杨子灿还真的研究过。
因为有如此庞大的官员子弟,就那样在京城闲逛,真不是个事。
否则,就不会出现杨谅、杨玄感之流造反时,官僚贵族子弟争相投奔的景象!
闲的啊!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远在外地公干的老子爹,不得已放在京师老家之中待业的。
为啥?
这,还和文皇帝的一条防止腐败的政策有关。
什么啊?
开皇初,文皇帝下令,凡是地方官员赴任,父母和15岁以上的儿子不得带到任上。
所以,这京师之地、大郡城中,都是些留守儿童和青年!
这时候的官二代,也很苦逼!
教育,问题倒不大。
但就业,实在是令人头疼。
可这个年代,士人的孩子,就业的途径就只有一条——公务员!
不像阿布的前世,有大量的国企。
也不像阿布此世的粟末地,有许多厂矿、研究院、农场……
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大隋公务员严重不足,一方面又是大量文化青年待业。
矛盾,能不大?!
怨气,能不多?!
看一组阿布研究的数字,就可窥豹一斑。
阿布从吏部的文件档中,详细查阅了大隋当前的公务员数据。
现在以大业十二年为基准,全国在册官员总数为8678员,而本朝的顶峰数字是员。
京师的在册官员,是2345人,本朝顶峰数字是2581人。
地方的在册官员,是6333人,本朝顶峰数字是9995人。
阿布穿越之后才知道,大隋的顶峰人口是6500万,现在是4278万。
按照这个数字算,当今大隋的官民比,大体是1:5000。
而阿布穿越的前世2022 年,华夏的官民比,大体是1:200。
按照后世一项官方的研究,华夏有记录的历代封建王朝,官民比是多少?
汉代官民比,是1:7948。
唐代,是1:3927。
元代,是1∶2613。
明代,是1:2299。
清朝,是1∶911。
以上数字,说明了什么?
大隋的官员,公务员数量,不是很足!
不管是比较巅峰时期的汉朝,还是巅峰时期的唐朝。
为什么?
因为要知道,在隋朝,基本上是没有了所谓的幕府制度的。
而汉朝、唐中后,一直存在大量的幕府力量,这些非官非吏的存在,本身就是公务员的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