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了大明三分之一以上的赋税。
许多地方,富人暗中聚在一起商议,这国债到底能不能买。
大体来说,大家都感到有些诱惑。
“这比放在钱庄里划算一些,要是存个五年的,累计下来利钱也有不少了……”
“好歹是朝廷发行的,应该还算可靠吧?”
然而,也有一些士绅心存疑虑与担忧。
“咱们立国也才十几年,往后是个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呢~
要是买了长期的,别说利息了,以后能不能拿到本金都是两说……”
“这短期的,利率看着高,还不如出去放贷呐!贷给别人,他还不上就得拿东西来抵押;
但我借钱给朝廷,他不还,我有什么办法?自古,好民不与官斗……”
也有少数人,或是经验丰富,又或是有被害妄想症,已经操心起了,如果买了国债,岂不等于把家底都透给了官府?!
往后要是有个什么事情,说不定就会被无缘无故的牵连上。
毕竟这些年,被朝政牵连而抄家的富户还少吗?
这可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还有不少人,在暗中骂起了朝廷想出这个政策的人,实在是个奸诈小人,良心大大的坏透了!
位高权重的,哪里晓得民生疾苦?见天儿的就想着小民的几个钱。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心思不纯。
根本就是想抢钱啊!
只是换了一个好听的说法罢了。
打死他们也不会把钱借给朝廷的。
但是这话,自然也不敢说,甚至都不敢跟朋友说,生怕转头就被报官了。
只好装作没钱。
做生意亏了,丢了,或者突然失火了,落水了,生病要吃药……总之就是没钱。
有一些江南士绅,生活忽然间就节俭起来,每天吃上了咸菜、咸鱼,就差舔着盐巴,把穷字写脸上了……
接下来就该地方官员发愁了。
他们琢磨明白政策之后,自然是要召集当地的富绅、乡贤,召开动员会议。
有经验的地方官,许多工作就是这样开展的。
因为他们的官职通常几年一换,想要做成事,必须得得到地头蛇的支持。
而有经验的富绅、地主,对付地方官也很有一套。
做足礼数,表面上挑不出错。
说什么都先答应;做起来,啥也不干,到处都在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