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高高举起手中的轻机枪,带着几分自豪:“我知道,你们从前用的是歪把子、捷克式轻机枪,你们团长都向我提及过,捷克式确实是把好枪,若能得个七八挺,我做梦都得笑出声。”
此言一出,战士们笑声连连,连李云龙也忍俊不禁。回想往昔,缴获几挺歪把子都能让队伍乐呵上好一阵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陈浩继续介绍:“但我要告诉你们,这八一式轻机枪更胜一筹。它配备七十五发弹鼓,供弹量是捷克式弹夹的四倍有余,极大地提升了持续作战能力。射程六百米,既可单发精准,又可连发射击,而且,八一式突击步枪的弹夹还能与轻机枪互换,简直不要太方便。”
小主,
寥寥数语,八一式轻机枪的诸多优势便跃然眼前。相比之下,捷克式轻机枪那区区二十发的弹夹容量,确实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频繁更替弹匣,犹如战斗乐章中的不和谐停顿,严重扰乱了火力节奏,直击战局要害。八一式轻机枪以其全方位的优势,犹如狂风扫落叶般,将捷克式轻机枪的光芒彻底掩盖。至于那故障频出、连日军自己都嗤之以鼻的“歪把子”,在这场对比中更是溃不成军,完全失去了方向。
八一式轻机枪的登场,仿佛在对那两位老前辈宣告:“你们,已然是时代的尘埃。”李云龙适时地添上一句:“多亏陈顾问的斡旋,咱们独立团这次喜提九十挺宝贝,让每个步兵班都能拥抱轻机枪的火力怀抱。”
回想往昔,独立团全团的轻机枪数量,尚不足三十挺,一个排几十号人,才能勉强共享一份火力。而今,轻机枪的数量直接翻了两番,为战士们织就了一张更加坚实的火力网。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强大的火力便是生命的保护伞,是通往胜利之路的坚实基石。
战士们以雷鸣般的掌声,手掌拍得绯红,表达着对这份馈赠的感激与喜悦。紧接着,第三位武器明星闪亮登场——由后勤小队两名壮士合力抬出的捌玖式重机枪。
大口径重机枪,以其超远的射程和震撼的威力着称,射手能在敌人轻武器的射程之外,从容布下死亡之网。然而,作为步兵的伴侣,它的庞大身躯和重量却成了难以忽视的缺陷,往往需要多人协同才能伺候得起。无论是车载还是三脚架固定,都是它的常规登场方式,徒步携带则是一场对体力的极限考验。
但捌玖式重机枪,却以一种颠覆性的轻盈,让人眼前一亮。枪身仅重17.5千克,加上枪架也不过26.5千克,堪称现代重机枪中的“轻量级冠军”。两名战士即可轻松携行,徒步转移也不再是梦。
而在性能上,它更是超越了美军标配、举世闻名的M2重机枪。一千五百米的有效射程,十二点七毫米口径的子弹,每一发都蕴含着摧枯拉朽的力量,一旦击中目标腰部,那便是终结的开始。 一幕惨状映入眼帘:上半身还在嘈杂地呼喊,目光所及之下,内脏却已散落一地,下半身则孤零零地躺在几米开外,悄无声息。
相较于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其五十五点八公斤的体重堪称笨重,转移起来如同背负巨石。而弹板供弹的方式更是拖慢了节奏,七点七毫米口径的子弹,威力亦是黯然失色。若将九二式与马克沁重机枪相比,已然逊色不少;再与现代研发的捌玖式重机枪对峙,更是相形见绌,宛如尘埃。谦虚言之,一挺捌玖式重机枪,足以轻松制敌,让小鬼子的两挺九二式望尘莫及。综合性能一比,两者简直是云泥之别,无法同日而语。
“差点遗漏了一项重要介绍。”陈浩忽然话锋一转,从口袋中掏出几枚子弹展示给众人,“此乃穿甲爆炸燃烧弹与穿甲燃烧曳光弹。前者集穿甲、爆炸、燃烧三大功能于一体,八百米开外,仍能击穿十毫米厚的装甲钢板;后者则融合了穿甲、燃烧与曳光三效,有效射程内,十五毫米钢板亦不在话下。换言之,小鬼子的那种脆皮坦克,根本无需火箭筒出马,换上这几种子弹,便可将其内部人员打成筛子。”
此言一出,战士们无不瞪大双眼,踮起脚尖,竞相目睹能将坦克摧毁的子弹真容。就连李云龙也面露惊讶,此前对陈浩的这番能力一无所知。若非夸大其词,那便是真正的“小母牛坐飞机,牛气冲天”。
张大彪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问道:“陈顾问,您说的可是真的?换上这种子弹,坦克也能被打烂?”他在二十九军时,曾亲眼目睹小鬼子的坦克在战场上横行霸道,子弹难穿,手榴弹无用。唯有组建敢死队,待坦克逼近,抱着手榴弹,以命相搏。可坦克内的敌人,却仍安然无恙。 尾随其后的敌军同样狡猾凶猛,绝非善茬。那些敢死队员即便是抱有玉石俱焚的决心,要想与敌人同归于尽,也绝非易事。往往是多条鲜活生命为代价,才能勉强换取敌方一辆坦克的报废。
然而,棘手的是,即便成功将敌坦克化为废铁,我方阵地上的勇士们也大多壮烈牺牲,而敌军则在坦克残骸的掩护之下,如潮水般汹涌而至。
即便坦克的威胁得以解除,却也难以掩盖战局已然溃败的残酷现实。
风闻重机枪有着击毁坦克的威力,即便深知此情此景提出此问或许不合时宜,张大彪心中那份迫切还是驱使他忍不住开口询问:这传闻,究竟是否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