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李贤俊从那节腰椎骨上看出了问题——预应力!
人身上不同部位的骨骼,骨质并不是相同的。腰椎骨的骨质呈海绵状,密度小,当枪弹快速进入时,有一定的膨胀力,疏松的骨质被挤向四周;弹头穿过后,又有几分复原,弹孔就自然缩小了,以致原来的弹头不能再通过。
听了李贤俊的分析,徐功伟顿有所悟,拍了拍大腿,连声说:“有道理,有道理!”稍停,又说:“咱们再做做实验吧!我出去弄点牛骨头、猪骨头来!”
别看徐功伟是组长,却从不摆组长的架子。他腿勤手勤,许多费时费力和外出跑腿的事一般都由他做。他到肉食加工厂要来一些牛骨头、猪骨头,和李贤俊一起到省公安厅验枪室做实验。
叭!叭!叭!
李贤俊手握“五四”式手枪,对准一块牛腰椎骨射击,徐功伟做记录。枪声响过,他们用弹头比量牛腰椎骨上形成的弹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啊,弹孔比弹头小,弹头同样通不过!
实验成功了,“难题”破解了!两个人特别高兴。
这就是说,徐桂云的死因果然是枪弹创。
他们没有忘乎所以,继续冷静地思考。子弹射击牛的松质骨是这样,如果射击牛的密质骨又会怎么样呢?徐功伟拿过来一块牛的肩胛骨,李贤俊用同一支手枪在同样的距离向牛肩胛骨射击。射击后发现,子弹仍然可以轻易地通过弹孔。
原来如此!奥秘就在骨质的预应力上。牛的肩胛骨是密质的,没有预应力,所以弹孔不能缩小。由于送检的徐桂云的腰椎骨是呈海绵状的疏松骨质,在子弹进入时产生膨胀,穿过后弹孔有一定程度的缩小,以致弹头不能再度通过。这一点使原鉴定法医忽略了枪弹创的可能性,而把刺创作为致死原因了。
死因找到了,凶器认定了,徐功伟和李贤俊进而从弹孔的斜穿方向,推定子弹飞来的角度。据介绍,人们发现徐桂云尸体时,她是半躺半坐呈仰卧位倒毙在沟里的,那条帆布裤带的尾部和铁扣似插未插……
两位法医据此想象当时的情景,如同亲眼目睹——
徐桂云被害一案,不可能是仇杀和财杀,极可能是强奸杀人。犯罪分子对到部队探亲的徐桂云威胁并扼颈实施强奸后,徐桂云并没有窒息而死,她苏醒后羞愤难当,一边系裤带一边痛骂犯罪分子,决心告发他。她很可能知道犯罪分子的身份。她的话使犯罪分子惊恐万分,为了灭口便向她开了一枪。这个射击的角度,是与被害人所穿衣物和骨组织上的裂口形成的一条直线及其死亡姿势相符的。
前后仅用一周时间,沈阳市公安局的法医就对军嫂徐桂云的死因和凶器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工作做到这一步似乎就可以了,但他们的缜密推理并没有结束。既然当地法医在对徐桂云尸体进行剖验时没在体内发现枪弹弹头,尸体腰后的裤带上有贯通性弹孔,那么,那颗罪恶的弹头到哪里去了呢?
军区保卫部的张干事来了,李贤俊和徐功伟又接待了他,向他讲了鉴定结果,然后说:“到现场去找弹头吧,可能就在徐桂云尸体的下面!”
按照这一建议,当地公安机关在驻军配合下重新勘查了现场,组织技术人员和战士挖掘徐桂云尸体位置数米范围内的泥土,像发掘珍贵历史文物那样小心翼翼地用手扒,用筛子筛,果然找到了一颗直径为7.62毫米的枪弹弹头!
张干事高兴地给两位法医打来电话,向他们报告了这一消息。
军嫂被害案的侦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那个无辜的民兵战士被解除了监控,一个新的重大犯罪嫌疑人成为侦查对象。一支托卡列夫手枪手枪手枪送到有关技术部门作鉴定。
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弹道学家就揭开了一个奥秘:由于枪支膛线的作用,每支枪都会在其发射出的枪弹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根据这一点,通过鉴定,就可以判断杀人的枪弹是不是由某一支枪发射出来的,进而追查到该枪持有者或有条件接触者的头上。
弹痕鉴定结果出来了,军嫂被害案的真凶也随之浮出水面,他是一个军中的败类,受到了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