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琼州华侨农场

而陶均乐在海上漂荡了一个星期后,也因为无法跟童佳取得联系而十分焦急,可他又没有办法拒绝林家人的好意。

最后,只能在临下船的时候,借口忘记带黄淑兰给他的衣服,又跑回到船舱里,将早就准备好的纸条放到房车里,才又带着衣服跑下船。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一行为又让林家人对他好一阵心疼。

等他下船的时候,林浩柏说:“他就一套衣服,好不容易多给了他一套,这还能忘了。半幅身家了,这脑子还能干点儿啥呀?”

黄淑兰拍了小儿子的头一下,说:“他那是忘了吗?他那是不习惯。上船的时候,一点儿行李都没有,在船上虽然换过衣服,可也不需要到处带着衣服走啊!”

林浩元点头,说:“阿母,我也觉得他是不习惯。

我之前跟他聊过,父母都是大学生,读了很多书,他说话也是文绉绉的样子,估计家里应该有伺候他的佣人。

以前是不需要他拿行李,后来是没有行李可拿。

这个落差不是一般的大,等会儿你来了,咱们可别说这个了,说了他心里肯定难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人都点头,林浩柏说了句:“落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放心吧。我不奚落他。”

“你还奚落人家?你有人家……乐仔来了,走,负责人说要排着队去填安置登记表,你们仨都还是上学的年纪,还得多填一个求学登记表。

这样他们才能根据咱们填写的信息,给安排住房。

咱们一起去填,到时候我跟他们说说,给咱们分到一起,住邻居,好歹有个照应。”黄淑兰还没数落完儿子,就看到陶均乐已经过来了,就赶紧跟他说起了正事。

陶均乐自然是不反对的,他填表格的时候,负责安置他们的人就一直在他身边看着他写。

负责撤离的负责人离开的时候,特意跟他们交代过,这批人里面有一个孤儿,让他们特别照顾一下。

所以,陶均乐的表格一填完,他们就立刻拿过去了。

安置登记表上除了写了他的个人信息外,境外主要亲属和境内主要亲属全都是无。

工作人员又看了他的求学登记表,说是已经高中毕业,希望参加高考,考华夏国的大学。

几个工作人员对视一眼,一个领导模样的人走过来,问道:“小陶同志,你要不要把你父母的信息都写上,我们派人去帮你调查一下,看看你父母在国内国外还有没有其他亲人了?”

陶均乐将填写表格的位置让给了林浩柏,站起来对这位领导先鞠了一躬,然后才说:“叔叔,你好。不用麻烦了。

我爸爸是庚子赔款的留学生,出国没多久,我奶奶就去世了。我五六岁的时候,爷爷也去世了,家里的叔伯们在我十岁那年也都断了联系。

好像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我爸爸收到信后,哭了一晚上,之后就再也没跟国内有过书信联系。

我妈妈是星城人,家里只有一个外公。

我被困在爪哇国的时候,就给外公家里打了电话,外公接受不了妈妈不在了的噩耗,一口气没上来,也没了。

亲戚是真的没有了,可是我爸爸还有个朋友在京城。

他曾经跟我说过,要是有一天来京城,一定会去找他,他们的关系特别好,是能互相借钱的关系。”

那位领导说:“既然如此,你把你爸爸这位朋友的信息给我写一下吧。

你要是方便,可以给他写封信。

这情况确实特殊,我托人去京城联系一下,看看他愿不愿意收养你。

在有京城的回信之前,先暂时给你安排到琼州华侨农场吧。

至于你写了要参加高考的事情,你之前毕竟都是在国外接受的教育,到底能不能适应咱们国内的高考,还真不一定。

我的意见是,等安顿好了,先给你找几套试卷做。

成绩可以,你就准备准备考试。成绩要是不理想,你最好是再读一年到两年的。

你看,这么安排,行不?”

“行。叔叔,我知道您是为了我好,我听您的安排。”陶均乐虽然在房车里做了一些后世的高考题,可也确实摸不准这个时候的高考是什么模式,自然是听从更为熟悉的人的安排了。

陶均乐点头了,林家人也都登记完了。

很快,他们就被分配到了琼州华侨农场的农场一村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