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集体婚礼

林浩柏也一边思考,一边点头的说道:“大家一起举办集体婚礼,统一在委员会的食堂举行婚礼,不但可以响应上面艰苦朴素的节约精神。

还能让不同单位不同地方的人有了一个认识的场合,增加职工们的社交生活。

我觉得像要参与的人应该不少。”

“林科长,这集体婚礼怎么增加社交生活呀?”尹成没明白林浩柏这么说的原因。

林浩柏看了他一眼,说:“既然是集体婚礼,那肯定不能只有一对新人吧?

就算是只有两对,是不是也得提前彩排一下。

又不是有深仇大恨,就算之前不认识,彩排的时候不就能认识了。

认识了之后,遇到投脾气的人,那不就走动得会多一些了。”

经过林浩柏的解释,尹成恍然大悟道:“这参加集体婚礼,不但有平时请都请不到的领导给当证婚人,还不用自己准备糖块和干果,拿到一对搪瓷杯子当纪念品,又能拓展人脉,多得到两天假期。

最重要的是,还能给自己和亲戚朋友们省不少钱。

真的是一举数得的好办法啊!

怪不得陶副主任职位高呢,脑子就是跟我这种榆木脑袋不一样。”

陶均乐摆摆手,说:“这个我就不居功了。

这主意其实不是我想的,是我佳佳想到的。

你猜我和我妈为什么在这边,没在我们自己家呀?

是佳佳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备课,这才把我们赶出来的。

她也是被那些鞭炮声烦得不行,一备课就有鞭炮声,一备课就有鞭炮声,她就说了一句‘要是大家能集中在同一天结婚就好了’,我这才动了心思。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你们宣传科可以再详细一下,写成材料,周一的时候交给我,我给你们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童佳刚上班的那两天其实都是去房车里备课的,没有任何地方比房车和空间里更加安静。

但谁让对面楼里住了他们高一的年级主任呢?

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中年妇女,还就那么巧,人家恰好就是王主任的爱人张老师。

因为有空间在,童佳和陶均乐的重要物品全都放在里面,带锁的三抽桌就没往卧室里搬,直接放在了客厅,当玄关柜用。

所以,家里的房间里都没有桌子,只有客厅里有一张圆形的餐桌、长方形的茶几和那张三抽桌。

张老师家的卧室正好对着童佳他们家的客厅,而张老师就是在卧室里备课的,每每看到童佳跟陶均乐嬉笑打闹,她都要上门来监督童佳备课。

为了应付领导做表面功夫,童佳干脆就不去房车里备课了。

可在外面备课又被鞭炮声烦得不行,这才说出了希望这段时间所有要结婚的人都能举行集体婚礼,这样不管是鞭炮、还是锣鼓,都可以集中在一天,扰民也只扰一天,不会不定时的每天都有。

主要是现在不流行看日子结婚,觉得那是封建迷信,全都是挑着有假期或者不太忙,好请假的时候结婚,这才造成了结婚的日子都很分散。

不像后世那样,一个好日子,恨不能全城的人都一起结婚。

林浩柏和尹成的速度也快,从陶均乐那里讨了主意之后,就开始分头写策划报告。

之后俩人再碰头修改,周一一早,就把这份《为了贯彻“艰苦朴素”精神,在岩城县举行集体婚礼的实施方案》交到了陶均乐的办公桌上。

陶均乐看完,就签了字,立刻就拿着去了王主任的办公室。

两个人的媳妇儿都是高中老师,这段时间没少说鞭炮声影响自己备课的事情。

可王主任就是位高权重,也不能阻止人家家里办喜事儿,只能把自己爱人安抚好。

现在陶均乐拿着解决办法来了,他自然是十分的高兴。

大笔一挥,立刻就把名字给签上了。

实施方案往各个机关单位的布告栏里一贴,响应的人特别多。

就是人太多了,这集体婚礼还分成了两次举办。

一次是1973年的国庆节,一次是1974年的元旦。

有了这两次的集体婚礼的成功经验,此后连续四年,都是每年举行两次集体婚礼,在群众之中深受好评。

直到陶均乐的工作调离了岩城县,这种集体婚礼才停止举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