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8月17日,白鹰第八航空队的376架B-17轰炸机从雾都海德公园附近的机场起飞,执行对第三帝国施韦因富特轴承厂的轰炸任务。
行动结束后,60架B-17再也没能返航,600多名机组成员永远留在了欧罗巴的天空中。
这就是"黑色星期四",也是白鹰从执行战略大轰炸以来,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在纳粹第三帝国,每一个工业区附近都布满了20mm,37mm,88mm,128mm等一系列高射炮组成的死亡森林。
在地面雷达的指引下,每一条航路上都有FW-190和BF-109战斗机的狼群在游荡。
白鹰轰炸机机组成员执行25次任务就能退役的规定,听起来像是个美好的承诺——但能活着完成这个数字的人不到四分之一。
在圆满退役之前大多数飞行机组就已经丧生。
相比之下,从仰光出发,试图轰炸狮城的37架B-17G重型轰炸机所要面对的就是小儿科了。
前期空中侦查显示鬼子在狮城只布置了很少的高射炮,且多为小口径高射炮——只能防御下战斗机和强击机的低空轰炸。
并且鬼子的主力航空部队都在向吕宋岛和马里亚纳群岛一带转移,能够用于制空的战斗机相当之少。
在出发前的任务简报会上得知这些的机组成员们都倍感轻松。
代号"信天翁-03"的一架B-17上,机组成员们甚至觉得自己是在度假。
眼前是湛蓝的天空,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南洋海面。当周寒松驾驶着这架数十吨的庞然大物飞越安达曼海时,他甚至有闲心哼起了《夜来香》。
(满油满弹的B-17重29吨多点,近30吨。)
鬼子的防空火力?
那玩意儿跟白鹰同行在汉斯境内遭遇的凶猛炮火比起来,就像是用小弹弓打大象。
"听说那些白鹰佬同行在欧罗巴,飞一趟下来机身上能数出两百个弹孔。"
机队在持续爬升,副驾驶小陈扶着类似方向盘的飞机操纵杆,懒洋洋地靠在座椅上,"我敢打赌,咱们这趟下来要是能找到一个弹孔,我拿私人津贴请大家吃一个星期的空勤小灶火锅。"
"得了吧!"投弹手老王从瞄准器前抬起头,"上次你说要请客,结果端上来一锅白水煮白菜加豆腐,连点肉都没有,还美其名曰'战时特供火锅'。"
“你小子就是死抠门,连盒午餐肉罐头都不舍得,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