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开启

所以,上边是信了的,也真是觉得这项策略无比英明!

(其实说实话,教员是真的有发展战略眼光的,知青下乡十几年时间,为我国基层民众扫文盲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最近一次又一次的大会上,对那些鼓动知青下乡指标性任务圆满完成的区域同志,热烈表扬。

直接激发了这些街道办工作人员的豪情壮志。

只要是有青年的家里,他们是真的一天去三趟的鼓动劝说。

他们区域里报名下乡的青年越多,那下一次大会上,能得到表扬的很可能就是他们。

是的,就是这么荒诞,为了那么几句,“某某同志为了我们的(格名)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同志们要给他热烈的掌声,并以他为榜样标兵!”

他们就把那些什么都不懂的青年直接送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边疆荒凉地。

可能有的人熬过来艰苦环境,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比如,现大大,(狗头保命)!

但是更多的人其实是根本适应不了的。

当地村民对于这些知青的态度也并没有像宣传的那么热烈和欢迎。

毕竟,大家都知道,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

地里的粮食就这么多,本来就吃不饱,再多这么些干啥啥不行的城里青年,他们的日子过得就更加艰难了。

所以,很多地方的村民是根本不想要这些知青的。

但毕竟是“郑智”任务,有困难就克服困难也要上!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电视剧里钟跃民他们一下乡后,整个村里的人对他们这些知青都没啥好脸色了。

别说克扣他们一半口粮了,这都算是保守的干法儿了。

若不是这种收敛的写法,能过得了审吗?

宁远从一开始就知道,真正实际下乡后会面临的情况。

所以才一直都把囤积粮食放在首位。

真正没被记录下来的真实下乡情况是什么样的?

说个数据,大家自行体会吧!

自从56年提出知识青年下乡参与建设后,一直到78年知青返乡。

有记录的,看好哈,是有记录的下乡人数,大概是一千七百多万青年。

最后成功返乡的,不足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