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真的包围起来仓促间也吃不掉,而此时陈仓就会像昔日的街亭一样阻断汉军的后勤,长安城这边则与洛阳联系,再派出更多援军,定然能让蜀军尝尝昔日魏军在凉州吃的苦头。
当然这批援军也不能太精锐——万一诸葛亮又弄出什么诡计(比如上次那种带有雷声和烟雾能够发出铁砂的铁管子)真的把援军吃掉,那长安就会因为精锐尽丧而岌岌可危,所以司马懿这次只派出五万大军.
其中一万是以关中外军为骨干的西线战兵(注意不是中垒营,中垒营是中军),另外四万是自从凉州之战大军退回长安后四处征调而来的辅兵,最大的作用是以壮声势,以郭淮为正,戴陵为副。
郭淮接到命令后立刻开始整军,不过戴陵多少就有点不情愿了。
毕竟你郭淮是被人从凉州赶出来的,积极点正常,我戴陵好歹当年是文帝身边的长水校尉关内侯,就算后来被问罪,如今也被陛下重新启用,前不久更是被陛下委任为征蜀护军,你个将军长史(隶属曹真)当我上司是不是不太合适?
(实际上大将军长史是比征蜀护军地位高的,这里主要是因为戴陵曾经担任长水校尉,而长水校尉名义官秩略高于大将军长史,而且郭淮明面上败绩更多一点,所以戴陵心里不爽)
最重要的是戴陵觉得蜀军诡计多端,诸葛亮又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此次出渭水道肯定有什么图谋,作为第一批援军,戴陵觉得可能会有危险,到时候难道郭淮会亲自去探查么?肯定是让自己上啊!
最后他想了想,决定要是郭淮真让自己送死,自己就让手下的校尉、司马们上,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就找个由头撤退,再不行的话就自己来断后,反正跟汉军那么熟悉了,对面肯定会网开一面的。
顺带一提上次那些带回来的药、糖被私下分掉了,有的军官自己留着应急,也有的军官拿去倒卖,赚了不少钱,洛阳中坚营那两个叫秦良、郑文的将领也非常痛快拿了一份,显然是不会把这事儿透露出去。
思前想后戴陵觉得自己准备也做了不少,最后还是跟着郭淮一起出兵。
这支大军用了五天的时间做准备,又用了十天的时间行军,等二月底的时候,他们终于隐约看到了汉军筑的土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