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曹刿论战

“长勺之战”鲁国大胜,报了“乾时之战”失败之仇,也算扯平了。

胜利总结大会,鲁庄公问曹刿:“你用一次冲锋就战胜了他们的三次冲锋(一鼓而胜三鼓),你来讲讲这个战略战术把。”

曹刿说:“战场打仗,以气势为主,气势强大就能胜利,气势衰弱必然失败。战鼓,是鼓舞士气用的。第一次擂鼓冲锋,气势正强,再第二次擂鼓发起冲锋,气势就减少了很多,等到第三次擂鼓,气势就衰弱到几乎没有了。我不让擂鼓出战而保持安静和防守,是保持和积蓄三军的气势,等到他们三次擂鼓时气势已经耗尽,这时我方初次擂鼓正是气势十足的时候,以强大的气势来对抗衰弱的对手,还能有不取得胜利的可能吗(夫战以气为主,气勇则胜,气衰则败。鼓,所以作气也。一鼓气方盛,再鼓则气衰,三鼓则气竭。吾不鼓以养三军之气,彼三鼓而已竭,我一鼓而方盈,以盈御竭,不胜何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鲁庄公又问:“齐军已经败了,逃跑了,最开始为啥不让追击,然后你去查看后才让追击呢?”

曹刿说:“齐国人狡猾奸诈,我恐怕他们诈败,在后面布置伏兵,所以不敢轻易相信。等我观察到他们的车辙纵横交错、乱七八糟的时候,就知道了,这次是真的军心大乱,真逃跑了;然后又望见他们逃跑时的旌旗也是横倒竖歪的,这是真的逃命的节奏啊,于是才下令追击的。”

鲁庄公赞扬说:“高见!有才!”

于是鲁庄公拜曹刿为大夫。

并厚赏施伯荐贤之功。

髯翁有诗云:

强齐压境举朝忧,韦布谁知握胜筹?

莫怪边庭捷报杳,繇来肉食少佳谋。

却说齐桓公得知自己军队失败的消息,大怒:“刚想显摆显摆练练手,没想到还丢脸了。这还怎么去征服天下,怎么当上霸主(兵出无功,何以服诸侯乎)?”

鲍叔牙说:“齐、鲁都是千乘之国(战车很多,军事强大),实力差不多,只是看谁是主客场,上次“乾时之战”我们是主场,我们赢了;这次“长勺之战”鲁国是主场,他们赢了。现在可以向宋国请求协助,以两国的兵力可以战胜鲁国。”

齐桓公派使臣前往宋国,请兵相助。

宋闵公(捷)自齐襄公时代就与齐国交好,现在听说小白即位了,正想要处好关系呢,这下,齐国先来求助,立即答应出兵。

约定日期,齐、宋两国军队在郎城(山东济宁鱼台县东北)相会了。

宋国派南宫长万为主将,猛获为副将;齐国派鲍叔牙为主将,仲孙湫为副将,各自率领大军,集结在郎城。

齐军在东北安营,宋军在东南扎寨。

两军对阵。

鲁国大夫公子偃对鲁庄公说:“我先去侦查一下(出觇(chan)其军)。”

回来汇报:“鲍叔牙很警惕,军容整肃;南宫长万自恃其勇,以为无敌,他的军营和队伍很杂乱。如果我们半夜从小门偷偷地出兵(倘自雩(yu)门窃出。雩:古代求雨的祭礼),趁其不备,可以一举击败宋军,宋军失败,齐军也不能独自对抗,必然也就撤走了。”

公子偃准备了很多虎皮,蒙在战马的身上,趁着黑夜,偃旗息鼓,打开雩门悄悄出城,逼近宋军营房,宋军却全然没有发觉。

公子偃命令点起火把,敲响战鼓,率兵冲进宋军大营。

火光之下,宋军远远地就看见一队猛虎咆哮,都吓傻了,惊慌奔逃。

南宫长万虽然勇猛,无奈自己的队伍都乱套了,只得撤退。

鲁庄公亲自率领后援部队,合兵一处,连夜追击。

来到乘丘(今山东兖州东)的地方,鲁军俘获宋军主将南宫长万,副将猛获逃脱。

南宫长万受伤被俘,忍痛不屈,鲁庄公佩服他的勇气,以礼相待,收留在国内。

鲍叔牙得知宋军失败,下令撤军。

这就是史称的“乘丘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