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看我去而复返,都笑了起来,几个女储蓄员说:
“我们看到你到茶庄了,估计你还会回来,再说艾行长过来,其实就是看看你今天来不来,我们还能不给你圆场吗?”
“有机会还想跟着你干呢,现在哪里敢得罪你?”
“谢谢你们了,你们眼看就要回行里了,应该很高兴吧?”
“无所谓,到哪里都一样,给钱就行。”
看来,大家对工作的认知度,其实就停留在钱上,这也是对我们那个时期上学期间灌输的“职业党事业”,或者“干一行爱一行”的认知,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们的态度值得我好好借鉴。
可是,究竟哪个时期的说法错了呢?
想起行长及中层们按照级别拿的经费,我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因为没有明确的职务,所以,也就没有明确的待遇, 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了。
这几天一直留意广告,那就是姑娘上培训班的事情。
我边骑车,边留意路边的广告,忽然看到了一个国画班的广告,而且就在银子市附近。
于是,顺路过去看了一下,恰好,是一个中年人开的,他留着长长的艺术家特有的披肩发,正一个人在电炉上做着辣炒豆腐,看我进来,很热情的让我坐下,了解情况。
我没有坐,而是仔细看了一下墙壁上挂着的裱好的画,都是花卉,小动物的内容,很明显是模仿齐白石风格的。
画风不算老辣,却也新颖。
学费是一个月二百块钱,每周末组织教学,家长只出毛笔就行,其余的如画纸墨颜料等,都用培训班的。
看起来听起来还行,记下了他的电话,赶紧回家。因为中午了,天也变热,也该吃饭休息去了。
回到家,孩子也在家,也没有问我要好好。
刚坐下大家一起吃饭,洪萍就叨叨说:
“找补习班的事情,你看了吗?”
我把记下的电话号码给了她,又把地址说了一下。她看了没有什么,但是听到位置以后,马上就否定了:
“不行,离家太远,接送孩子太费时间,一定要找一个她姥娘家近的,到时候过来过去方便。你搬家弄的那么远,培训班也这么远,安的什么心!”
“你看着办吧,这些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其实都差不多一样,就是课余时间学点东西,也不可能靠几天培训班就成名成家的,只是为了到时候在学校参加公共活动方便。”
“那不行,就是离她姥娘家近才行,贵一点没有关系,挣钱不就是花的吗?”
“你怎么又是拿这个来衡量啊,距离远近,也没有离开於陵吧,钱要花,但是更要攒一点,万一有事,身边不能没有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