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三日,夜。
“周雨”静静站立在街道彼端,看着那块“奥斯尔路”牌走神。
他所做的一切,完全是发乎于本能的反应。应该怎么做,怎么说,仿佛刻印在脑海里,如呼吸般就完成了。可是归根到底,这具身体为何会跟那个中年男人在一起呢?他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
“周雨”一点也没感到慌张无助,只是为这种状况而疑惑着。在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回忆脑海也都空空荡荡以后,他确认自己是失忆了。
记忆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类型,即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通常来说,对事件和生活的记忆属于前者,而运动技能、常识认知则属于后者。以他此刻的状况,虽然想不起来自己的身份和来历,却知道怎么使用智能手机——所以可诊得,患有的应该是所谓“解离性失忆症”。即对个人身份的记忆丧失,至于以往习得的一般资讯却依旧保留着。
但是,是从何时开始失忆的呢?是这具身体本来就患有这种失忆症,还是说被那个中年男给做了手脚?不过身体上没有伤痕,大概和那位大腹便便先生无关吧……
仅凭目前这点可怜的信息,继续推断下去也是做无用功。最后,“周雨”还是从手机的地图软件里找到标记为“家”的地址,按照导航提示回到了位于郊区的屋子。
试完钥匙,打开房门进去以后,他就因过度疲劳而倒在床上睡着了。
醒来以后已经是第二天晚上。“周雨”睁开眼睛时仍然觉得很累,于是又倒下小睡一会儿。
再次睁眼时,是第四日凌晨。
睡了整整两天三夜,仍然毫无精神却不觉饥渴的“周雨”,此刻终于察觉到状况异常。他忍耐着倦意搜索房间,最终找到了藏在枕头底下的日记本。
原来,这具身体患有的并非失忆症。自己想不起来个人身份,是因为在十月十三日以前,“周雨”还不曾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日记的主人名为周妤。因为字迹偏于花体,封面上的签名写得好像“周好”。从读音出发,周雨为自己取下了现今这个名字。
日记的开端,是二零一七年一月一日,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周妤在这天更换了日记本。之后,每隔两三天,周妤会写一篇日记,一直持续到十月十六日。
从文字内容就可以看出,周妤是个内向而又敏感的人,身为美术学院的大四学生,她在性格上的确具有艺术家多愁善感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