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窗边观看外面风景时,被称作“张主任”的人匆匆赶来。这是个年纪约在五十上下的干瘦男人,发鬓星白,戴着略显歪斜的黑框眼镜,皮肤晒得皱而发红——以米根竹市的全年气候,晒成这种模样是非常罕见的。
他的表情带着一种长期困顿而产生的疲倦感,和周雨简单寒暄几句后,拿过挂饰看了两眼,用某种南地方言的口音说:“对头,似我们这哈的学生做勒。”
“可以知道制作的时间吗?”
张老师连连摇头,告诉他们这是手工课的作业之一。用粘土制作小挂饰,差不多每隔一个月就会有两三次这样的活动。小初部的学生们年纪轻,往往做不了复杂的东西,所以爱心、星星、蝴蝶结之类的简单图案是最多的。由于学校的名字与景观特点,枫叶也成为了最常见的主题。做工较好的一批会当做纪念品赠送给义工和捐款者,或者参与义卖活动。
不过,先前因为采购失误,校方买进了一批质量有问题的粘土,放置数天后全部变成了铁锈似的红褐色,个别地方还会发黑。做别的东西都很奇怪,只有枫叶和爱心还算适合。制作出的成品干硬后,极易出现枯叶似的裂纹,显得非常劣质,所以也不适合拿去义卖或赠送。
被周雨拥有的这个挂饰,从质地和颜色看,正是那批有问题的粘土制作的。而且由于上面的黑斑,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被选为赠品或商品,只可能是身为制作者的学生私人送出去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雨马上询问道:“能确定是哪个学生吗?”
张主任露出了为难的神色。自然,让所有学生出来指认是可能的,但为了辨认一个小挂饰就动员全校学生,未免也太费周折了。最后他只是说,可以让各班老师问问学生有没有拿手工课作业送过人。
看出他表情里的苦恼,周雨也明白这件事多半无望,于是称谢后又问道:“九、十月份的时候,是否举办过义卖,或者把手工品批量赠送过呢?”
张主任皱着眉回想起来,随后说自己九月份时出差在外,对校内情况并不清楚。下半年来校方并未举办义卖,也没有和其他单位联合筹款。至于赠送志愿者和捐赠者挂饰,每月都有一定数量,根本无法追溯。
谈话到这里,周雨也觉得多言无益。他提出了最后的问题:“九、十月份的时候,是否还有和我长相相似的人来校?”
这一点张主任也答不出。虽然志愿者要留下个人信息,但并不要求提供照片,更不会随便透露给周雨。最后,他只建议周雨去询问门卫。时隔两个多月,门卫对彼时频繁进出的人可能留有印象。
周雨可不觉得询问门卫会有用。刚进校门时,门卫便准确无误地叫出“小周”。倘若还有第二个容貌酷似者,门卫就不应当如此笃定了。尤其周雨今天穿着长裤和风衣,与周妤的风格出入很大,反倒更接近张沐牧描述的女骑手。
与张主任道别后,周雨又在离校前询问了门卫,回答果然不出所料。门卫甚至笑着表示她变得更活泼开朗了——恐怕也是这身衣着使然。
至此,这座学校已经没有逗留必要。两人向门卫告别,走向马路对面的商区。周雨看了眼时间,正好十二点半。见她打开手机查看时间,张沐牧也态度自然地凑过来问道:“周同学,一起吃午饭吗?”
“不用了。”
周雨把手机放回衣袋内,走到三步以外,然后才对张沐牧微笑着说:“张同学,就在这里道别吧。”
张沐牧有点怔怔地望着他。
“我想当晚救你的人应该不是我。”周雨直截了当地说道,“第一,我没有符合的交通工具和服装。第二,我的挂饰上有质量问题导致的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