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濞一怒之下要发兵长安。
“刘恒啊刘恒,你的儿子是太子,我的儿子也是太子,我要让你儿子一命赔一命!”
这时刘濞的门客曹生谏言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王息怒,现在举事无疑以卵击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机会来临再为太子报仇不迟。”
刘濞止住悲声,想想门客说的有道理。
目前吴国虽富强,但凭一国之力无法撼动大汉。
现实让刘濞冷静了下来。
“哼!休想一推了之!来人,去拦截往回走的棺材,送回长安,停丧在未央宫!”
士卒刚要出发,刘濞写了一封信,要他把信交给文帝。
信的内容有这样一句话:“天下都是刘家的,刘贤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回?”
显然刘濞对文帝充满了怨恨!
以后的“七国之乱”,带头的就是吴王刘濞,“削藩和为儿子报仇”是七国之乱的导火索。
此后刘濞更加不回朝面见文帝了。
……
转眼一年过去了,文帝后元六年,中郎将袁盎,因为耿直和不讲情面,得罪了许多朝中大臣,
眼见袁盎在朝中待不下去了,文帝就外放他到地方任职。
袁盎先是任陇西都尉,后调任齐国丞相,没过多久,又调任吴国丞相。
在袁盎上任吴相时,他的外甥袁种道:
“舅舅,吴王刘濞在江苏一带经营多年,国富民强势力强大。
如今又和文帝有嫌隙,你去后千万小心。”
“这些事我都知道,我该如何做呢?”袁盎忧心忡忡问。
聪明的袁盎也有发愁的时候。
“舅舅,你去吴国后,只管每日饮酒喝茶就行了,南方潮湿,喝凉茶败败火,喝酒消消愁,
千万别去管刘濞的任何事,这样舅舅就能躲过刺客的暗杀。”
袁种为舅舅出谋划策。
“外甥,我去吴国任职,总得有点事情去做吧?总不能喝酒饮茶混日子吧。”
“舅舅,你只管劝说刘濞不要造反,坚持每天向他灌输,一笔写不出两个刘来的观念就行了……”
冤种自信满满叮嘱舅舅。
去了吴国,袁盎采取外甥的办法,除了喝酒喝茶就是上政治课:“吴王,天下姓刘的是一家……”
还别说,这招挺好使,刘濞很感激袁盎的教导,一高兴就赐给了袁盎“金万斤”。
反正刘濞不缺钱,你想想看,刘濞家中有矿有银行,这点赏赐岂不是毛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