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权衡利弊

要不是看清楚局势,以楼令的观念其实会更侧重国家。这个也是现代人接受教育带来的观念。

春秋时代的话,楼令真没有看到谁以国家优先,哪怕一国之君都没有那么做。

谁都是家族优先,楼令还敢国家优先?要被吃得连骨头都剩不下了。

差不多到雨季之前,楼黑豚收兵归营。

他们带回来了将近三千的俘虏,大量不知道价值的战利品。

怎么只有三千俘虏?那是没有将之前的俘获算进去。

楼氏在太原盆地的军事行动,抓到的俘虏总数早就超过六千。

根据楼令事先所知,栖息在太原盆地的人口也就两万多,看来情报是错误的。

关于情报失误这种事情,敌我实力差距大的时候,出现情报失误都存在一定危险性;一旦双方实力差不多,哪一方在事先存在情报错误,肯定是情报出错的一方要倒大霉了。

六千多战俘,再加上归附的七千多人口,楼氏在太原盆地就增加了将近一万四的人口。

楼令为什么非要斩杀高于车轮的男性狄人?他就是不希望开拓过程出现额外难度。

说白了,留下那一群死硬分子,管理难度成倍增加是一定的事情,稍有不慎免不了一场动荡。

楼氏没有富裕的人手去进行管控,再来是麻烦能免则免。

这样一来,处死那一批男性狄人是减少了劳动力,何尝不是解放出楼氏更多的人手,还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动荡呢?

要是在楼氏这边爆发奴隶起义?楼氏可要比鲁国更早成为诸夏文明的一个笑话了。

鲁国什么笑话?有一个叫柳下跖(盗跖)的人,他成为了奴隶,率领一众奴隶进行起义,鲁国非但无法镇压下去,反而让柳下跖各种打败,后面柳下跖都能带着团队在列国流窜,吓得各城池紧闭城门。

当然了,那是《左传》里面的一篇,其余史书并未记载柳下跖这个人,也没有记载那次奴隶起义。

如果楼令因为要珍惜劳动力而无视风险,其实才是一种本末倒置,应该做的是及时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