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平戎三策

大宋风云 凌风独行 1163 字 4个月前

董毡对于部族当中,那两个投奔到西夏的将帅自然是无比愤恨。

吐蕃自曹玮经营西北以来,就一直归附于大宋,可随着吐蕃自身实力的增强,建立起了唃厮啰政权,居然站到了与宋辽夏平起平坐的位置。

部族投奔西夏,又与辽国的关系出现了问题,董毡便极力修复与大宋的关系。

大宋朝廷封董毡为检校太保。

赵顼继位后,又封董毡的母亲乔氏夫人为安康郡太君。

当时宋辽夏吐蕃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有些微妙,各自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寻求着合作伙伴。

但相互之间,又都在谋划着,如何能够占据最有利的地势,如何开疆拓土。

西夏在不断地谋夺着河湟之地,就连唃厮啰,表面上,董毡在想尽法子,在大宋面前求和,只要一有机会,吐蕃也会毫不犹豫地谋夺大宋的。

赵顼的雄心壮志,可以说远胜于他的父皇赵曙,他一直都想着,如何平定西北,如何一统天下。

当他看到了一位从边关发来的奏章时,他的眼前豁然开朗。

奏章的呈报者,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吏,名叫王韶,他向赵顼献上了三篇平戎策。

这平戎策的得来,那是王韶经过对宋夏边境的深入研究之后,得出来的。

王韶自考中了进士之后,就做了一些不入流的小官,他自恃有才,不服输,连续参加了好几次制科考试。

结果,他被淘汰出局了。没有考上制科的王韶,心灰意冷,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王韶只身前往宋夏边地。

他一面借着游山玩水,平复自己的心情,一面却是暗中观察军队布局,山脉走向,把整个西北边境,烂熟于胸。

宋要取得对夏的优势,就必须抢占旁边的河湟之地,对夏形成包夹之势。

如果一旦被夏先下手,则宋反受其制,那样川陕就永无宁日了。

大宋历来不争一城一地,所以才导致了最后的整体沦陷。

最好的防守,便是进击,只有彻底消灭了对手,才可以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