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病牵心满院愁,孩童寄意盼亲酬。
何医探病温情绕,唯愿安康岁月悠。
在那个阳光明媚却又透着丝丝忧虑的向阳村里,有一座普通而温馨的小院儿,那便是张山的家。走进院子,可以看到张山的父母正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两人脸上布满了愁云惨雾,仿佛被一片沉重的阴霾所笼罩。
自从儿媳李秀生病以来,这对老夫妻便整日忧心忡忡、食不知味。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李秀的病情,那颗心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线紧紧牵扯着,随着李秀身体状况的每一丝变化而上下起伏。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时,张山的父母总是迫不及待地起身,匆匆为家里的几个孙子孙女做饭,尽量照顾好孩子们。
白天的时候,老两口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张山的父亲去田地里劳动,母亲则留在家里给孩子们做饭、洗衣裳……尽管这些事情繁琐又劳累,但他们从未有过丝毫怨言。
到了晚上,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张山的父母也难以入眠。他们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里默默祈祷着上天能够保佑李秀早日康复,让这个家庭重新恢复往日的欢声笑语。
这天,张山父亲坐在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那缭绕的烟雾仿佛他心头化不开的忧虑。他望着远处的山峦,喃喃自语:“秀儿这孩子命苦啊,咋就摊上这么个病……”张山母亲则在屋里屋外忙碌个不停,一会儿收拾着李秀曾经住过的房间,把床铺整理得平平整整,仿佛这样就能给李秀带来一丝慰藉;一会儿又走到院子里,对着老天默默祈祷:“老天爷啊,你开开眼,让秀儿快点好起来吧,这一家人可不能没有她啊……”
村里的乡亲们也时常前来安慰张山父母。老村长妻子提着一篮子自家鸡下的鸡蛋,走进院子,拉着张山母亲的手说:“他婶儿,别太着急,秀儿这孩子心地善良,肯定能挺过去的。这些鸡蛋给她补补身子。”工匠老李也来了,语重心长地说:“是啊,咱们都盼着秀儿能好起来。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还有……
张山父母感激地看着乡亲们,眼眶泛红。张山父亲站起身,声音有些沙哑地说:“谢谢大伙了,秀儿能有这么多好心人惦记,是她的福气。”
在那个暮霭渐沉的傍晚,张悦领着福宝、禄宝和暖晴,步伐略显沉重地迈进家门。放学的疲惫如一层薄纱,笼在孩子们的脸上,可一想到在省城医院饱受病痛折磨的妈妈李秀,他们的眼神中便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深深的担忧与思念。这时,阳宝也从屋子里静静地走了出来,默默地看着哥哥姐姐们,虽未开口,可那紧锁的眉头和忧虑的眼神,却也诉说着他内心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