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夫似乎看出了皇上心中的顾虑,赶忙说道:
“皇上,不如先派使者前往高丽,试探其态度。若他们愿意听从大宋,与我等合作,那自然一切好说。若他们不愿意,我等再另想对策。”
杨浩听后,心中暗想高丽海域位置重要,如果他们不肯合作,便伺机将其拿下,不然被东瀛倭国先抢了先,那可就糟了。
想到这里,当即决定。
“若高丽王不听从,我大宋便借此机会,正面将其收复,如此一来,日后应对东瀛再次来犯,便可确保海域无忧。”
陆秀夫与李公公听闻,心中不禁一颤。向来,大宋以和为贵,多为被动防御,极少主动出击。
如今皇上杨浩之举,着实令他们既感熟悉又觉陌生。杨浩,因知道历史演变,深知若不先发制人,便会遭人侵略。
故而欲趁国力强盛,消除外患,保子孙后代百年太平。
陆秀夫心中惊叹,对皇上更生敬意,躬身道:
“皇上此举虽大胆,然长远看来,利大于弊。”
杨浩微微点头,随后转头看向李公公,吩咐道:
“李公公,你速将朕与陆丞相商议借战船借道高丽一事,拟成旨意,交予使者,让其即刻前往高丽,面见高丽王,传达此意。”
“是,皇上!”
李公公领命,赶忙迈着小碎步,匆匆取来笔墨纸砚,恭恭敬敬地替皇上草拟旨意。
陆秀夫见皇上已有周全部署,便道:
“皇上,明州战事紧急,臣这便告退,前往调兵增援。”
“好,爱卿速去。”
杨浩点头,陆秀夫领命,急忙赶往军营,点齐五万将士,浩浩荡荡地朝着明州进发。
此时明州海域
东瀛倭国战船,在海上停歇两日之后,由大将源义经、八仙门蔡文和、孤月无僧、苍紫苑等人率领,再度气势汹汹地杀向大宋明州。
此次,他们可谓是深思熟虑,谋划好了应对之策,一心想着无论如何都要与大宋战船近身作战。
甚至不惜在关键时刻,以自己的战船去撞击大宋战船,这无疑是一招铤而走险的狠棋。
远远望去,那倭国舰队铺天盖地般汹涌而来。近九十艘战船,遮天蔽日,船帆猎猎作响。
十万大军身着战甲,严阵以待,盔甲在阳光下寒光闪烁,散发着腾腾杀气。
船头之上,大将源义经身披玄黑色重铠,周身散发着冷冽气息,他的双眼紧紧锁定着明州海岸,心中暗自盘算着此次卷土重来,定要有所收获。
身旁的八仙门蔡文和,眉眼间透着狠辣与阴鸷,与源义经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
他们打算先让弓箭手、弩手和投石索对宋军展开大规模攻击,趁此机会,迅速驱动战船,朝着宋军战船狠狠撞去。
“放箭!”源义经一声暴喝,响彻海面。
刹那间,倭国战船之上,将士们将长弓拉至满月,羽箭“嗖”地离弦,遮天蔽日,带着尖锐的呼啸声,铺天盖地射向大宋水师;
弩机早已蓄势待发,利箭如电般射出,精准地朝着大宋水师战船飞去;
投石索在空中疯狂舞动,巨石裹挟着凌厉的风声,如陨石般砸向海面,激起数丈高的水柱。
一时间,大宋水师战船周围水花四溅,木板被砸得粉碎,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划破了原本宁静的天际。